第A4版:副刊总第143期 >2018-02-28编印

第一个为潼南大佛出资饰金的人——冯楫
刊发日期:2018-02-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李明曈
  中国最大的饰金大佛潼南金佛,位于潼南城西1公里原定明山大象阁内。据资料载:从南朝梁武帝(502~557年),佛教传入现今潼南区,造庙于天台山下金龟寺,开展佛教活动。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开凿定明山摩岩造像。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824年),现今潼南大佛佛头开始开凿,仅凿出了自佛头至鼻端的一小部分而弃。佛头之后有水池。宋靖康丙午年(公元1126年)池内忽生瑞莲,是岁有道者王了知自潼川中江来化邑人,命工匠展开像身,耳、目、鼻、口、手、足、坐、令与顶相称,历时26年,于南宋绍兴辛未年(公元1151年)竣工。佛像身、首开凿时间跨度长达302年,整个佛像造形完美,比例恰当,浑然一体,形神逼真。佛高18.43米,宽12.2米,深10米。头饰螺髻,面颊丰满,眉目慈祥,鼻挺丰隆,嘴露微笑,两耳垂肩,袒胸亮颈,身着双领下垂外衣,左肩饰玉佩和缨络,左手抚膝,右手置腹,赤足端坐,至上至尊,一副庄严肃穆而又和蔼可亲的神态,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南宋绍兴壬申年(公元1152年),仲春二月,佛已成,阁已就。主持僧人德修远赴泸州求得笃信佛教的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潼川府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冯楫,冯慷慨舍俸以金彩装佛象,还亲自撰写《皇宋遂宁县勒造石佛记》,志其始末。使这尊大佛“如金山处于琉璃阁中,金碧争光,晃耀天际,遐尔具瞻,感叹稀有!”明山西巡抚陈讲写下“岩悬绣阁云常住,江映金身影不流”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大佛及佛阁的独特景象。后来,又经历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三次重饰金身,以其庄严伟岸、细腻精湛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历史价值著称,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1956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金佛居世界十大佛第七位,为世界上保护完美的庙内金身坐佛之冠,堪称世界佛像石刻中的艺术瑰宝。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冯楫是第一个为潼南大佛出资饰金的人。那么冯楫是何等人士?他为什么为佛教作如此大的贡献?对此,本人作如下探讨:
  冯楫,字济川,自号不动居士,四川遂宁人。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冯楫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中进士。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任秘书正字(从八品)。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由承议郎(从七品)新知富顺监转一官,任司勋员外郎(正七品)。绍兴元年(1131年)七月,以朝散郎(正七品)新知巴州为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绍兴六年(1136年)八月,冯楫为“前吏部郎中”(从六品)。绍兴八年(1138年)正月,从宗正少卿(从五品)降为直秘阁(正八品)知剑州。十二月,冯楫在镇江,朝廷召回,命为守宗正少卿(从五品)。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为尚书礼部侍郎(从三品)。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冯楫被罢职,为徽猷阁待制(从四品)提举亳州明道宫。绍兴十三年(1143年)正月,冯楫命为知邛州(治今四川邛崃市)。九月,命为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宣和二年,“诏泸州守臣带潼川府、夔州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绍兴十九年(1149年)二月,升敷文阁直学士(从三品)。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六月二十九日,该月朔日为甲子“敷文阁直学士知泸州冯楫卒”。
  冯楫晚年信仰甚笃,对佛教事业鞠躬尽瘁。“建炎後,名山巨刹教藏多不存,公累以已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用祝君寿,以康兆民”。临终前“嘱诸官史及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五灯会元》卷二○)。南宋偏於一隅,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极其需要像冯楫这样的士大夫居士作全力支援。冯楫是宋朝的高级官员,又是佛教的虔诚居士,一生中积极参加佛事活动。此外,不惜捐巨资修建庙塔、刻像、刻碑、为佛饰金。他除给潼南大佛捐资镀金外,还在泸州捐资修建泸州报恩塔。冯楫在泸州任上近八年,对大足的佛教活动给予很大的支持:捐资修建了北塔一层,捐刻塔内一层的全堂造像,在妙高山做过佛事活动。
  北塔还有一个故事。宋绍兴年间建塔时,四川泸南沿边安抚使冯楫幼年丧父离母,寄养于人,成人之后遍寻其母未成。五十岁时在四川为官,庆五十大寿这天遇一瞎眼老太婆乞讨,老太婆思及儿子也是今日满五十岁,故生悲而哭述。冯辑诧而相问,老太婆不但能说出冯辑籍贯,而且能说出冯辑生下来时是双胞胎,二子两背相连,以刀剖开,一生一死,生者背上有长长的刀痕。冯辑叩头认母,悲喜交加,并为母亲延医求治,梵香祈祷,跪舔其母双眼,使其母双目复明,重见天日。冯辑认为皇天有眼,决心出资建塔报恩,因此,北塔又名报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