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姜”?啥意思?走进重庆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田间8个塑料大棚两两相对,门外立着4台三米高的锅炉。“科学种地,30度,姜苗长得好。我们把水管铺进大棚,热水在地下循环供热,跟城里的地暖一样。”基地负责人龚先锋给记者介绍。
春节前的钟峰村,喜庆中多一份忙碌,近400亩的生姜基地里很多村民在忙活。“锅炉姜马上就要采收了。”
村民罗吉华笑呵呵地挑开一个大棚的门帘。龚先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刨开一株姜苗下面的泥土,嫩白的姜芽很快露了出来。“咱这8个棚能产36吨仔姜,卖40元一斤没问题;后面还能收90多吨种姜,5000元一吨都算保守价了。”
由于大棚里始终保持生姜最佳生长温度,种姜下地两个多月就可以收获仔姜,比本地生姜提早半年上市,价格则高3倍。“在我们这里,锅炉姜每亩成本大约17万元左右,但每亩产出超过50万元。”
在政府支持下,2015年龚先锋牵头组建了重庆市盘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村20户深度贫困户以土地折资入股,不仅可以在基地务工,还可享受保底分红。66岁的罗吉华就是贫困户股东之一。
罗吉华的妻子王素英告诉记者,她和儿子也在生姜基地干活,按天算钱,去年一家三口在基地的务工收入就有大约2.8万元。
罗吉华家有3.7亩土地,以前种红薯玉米挣不到几个钱,2015年老罗查出心脏病后更是雪上加霜,“要是没有盘姜公司带着我们,真不知去哪里找钱。”老罗让老伴找出了“股权证”,证上标明,土地折资入股金额为27150元,2016年分红收益5365元。“2017年的分红马上就要兑现,你们家应该在1万元以上。”龚先锋说。
村干部也帮王素英算账,在镇里村里帮助下,她家养的几十只鸡、几十只羊,净收入也有近3万元。
龚先锋说,“公司还准备发展优质黑猪,发给村民代养,养上5头至少挣1万多元。”(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