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巨科环保。
潼南凉风垭工业园智能机械手。
万沙科技。
维尓美纸业生产线。
普创长顺公司生产车间。
截至2018年6月,潼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3899户,占全区市场主体的98.55%;2017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215.81亿元,占GDP总量的70.3%;纳税15.36亿元,占全区税收的76.3%,吸收就业务工人员90%以上——
一组数据,可见民营经济对于潼南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按照“高站位、高质量、高效率、高素质”要求,潼南提出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更好地承担新使命、实现新发展、做出新贡献,努力让民营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生力军。
A 强化招商,做大民营经济总量
潼南高新区,汇达柠檬的标准化厂房里,一条条生产线忙碌运转。伴随着工人们娴熟分装,一件件柠檬产品不断成型——从这里生产的柠檬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将迅速进入重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市场,甚至搭上中欧班列(重庆)出口俄罗斯。
2007年,汇达柠檬落户潼南,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大规模种植。2013年,企业入驻潼南高新区实现转型深加工。近年来,汇达柠檬已投入上亿元,围绕柠檬研发出300余个产品。
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还稳定了周边柠檬种植户的收入。目前,汇达柠檬在潼南区建有1万余亩有机柠檬种植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近1000个就业岗位。
在汇达柠檬的带动下,潼南区种植柠檬的农户和企业已达到了4万户以上。全区柠檬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达23万吨,产值可达16亿元以上。一个覆盖柠檬种植、研发、精深加工及销售的柠檬产业链在潼南已具规模。
“一个柠檬”催生10亿经济产业。小柠檬在潼南的大作为,可谓见证了潼南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浪潮。
近年来,潼南围绕“四个做大做强”,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持续推进“四个一批”,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做大民营经济总量。YOTA3双面屏阅读手机、与德通讯、迪信通、埃斯顿机器人、嘉华智能、红星美凯龙等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
目前,潼南的民营企业已形成智能手机与智能终端产业、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及绿色健康品产业、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产业、环保科技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6+1”产业集群。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潼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达43899户,占市场主体的98.55%;2017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215.81亿元,占GDP总量的70.3%;纳税15.36亿元,占全区税收的76.3%,吸收就业务工人员90%以上。
民营经济已成为潼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未来,围绕做大做强“6+1”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精深加工、装配式建筑产业等产业链条,潼南还将通过招商引资,持续在做大民营经济总量上下功夫。力争到2022年,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将达到6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创造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0%左右。
B 突出创新,提高民营经济质量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强则全区强。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潼南将“质量”作为了另一个关键词,着力在提高民营经济质量上寻求突破。
在潼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新发展,既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民营经济自身发展存在问题、做大做强做优民营经济的客观要求。
如何破除瓶颈,提质增效?创新是首要突破口。只有下好创新“先手棋”,民营经济发展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升级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潼南主动融入全市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深度参与大数据、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服务业等领域,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潼南制造”向“潼南智造”、“潼南创造”转变。
“靠创新打天下”是中防德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程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成立短短2年时间,该公司投入数百万元研发资金,开发出以“德克渗”系列产品为代表的反应型防水产品。其最新技术已经被批准为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于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重庆市科委公布的2018年第一批、第二批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中,重庆中防德邦防水技术有限公司也赫然在列。
正峰电子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测试技术中心及实验室,配备一支专业理论深厚、生产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至今有1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国家专利局证书,另有15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阶段。公司不仅有能力同时开展数个不同方向的新材料研究,也能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器件的整套开发解决方案……
类似这样的企业,都是在潼南培育的创新沃土中不断发展壮大。据介绍,为强化创新驱动,潼南不断加强创新指导,制定了29项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以智能终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建立种子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双创”辅导等形式,孵化培育出汇达柠檬、中航科技、中防德邦、鸣浩电子等一批本地科技型企业。
同时,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先后搭建了小微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等,多元化创新创业载体硕果累累。全区有创新区级众创空间3个,新认定市级研发平台6个。据统计,潼南已组织申报重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4个,获科技部立项1个、重庆市科委立项9个;组织征集区级科研项目75项,区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24个,推荐获奖成果14个。
C 优化环境,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直向好的民营经济背后,还依赖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环境就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民营经济是“环境经济”,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好坏。为此,潼南致力于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让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轻松办事,让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从前我要带着几百页甚至上千页材料去窗口提交,现在坐在公司,用电脑就可以轻松完成。”潼南某企业经办人小雷通过潼南网上办事大厅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承包资质申请。“提交的第二天就收到建委出具的审查意见,列明需要补充和说明的事项,按照要求整改后很快就通知我可以取证了,非常方便。”小雷说。
近年来,潼南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发展空间,全面投用区行政服务中心,实施行政流程再造,审验后置,服务前移,明确具体操作规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服务企业上来。建成标准化行政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做好服务企业的“加减乘除”法,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
“政府为了破解我们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让我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重庆凌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亮表示。抢抓机遇,该公司正在着力打造集汽车、摩托车、通机于一体的标准化流水生产作业线,努力成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新发展的推动者。
周亮提到的系列政策,包括《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30条措施》《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6条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潼南借此在行业准入、用地保障、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及培训、政务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为全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氛围,潼南多部门联动发力,建立健全了部门协同落实政策机制。
区财政局拿出真金白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金融和民间资本注入民营企业。
区工商局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三十一证合一”,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
作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潼南区委统战部、工商联更是将推动优化发展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在促进“两个健康”的同时,时刻不忘为民营企业“谋利”,不断壮大潼南区民营经济规模。开展了三批次“干部进民企促发展”工作,选派100余名干部到企业挂职,帮助解决困难;邀请建行、农商行、邮政银行与会员企业进行对接,讲解融资贷款知识;与检察院、法院和税务部门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活动,对民营企业维权、税法等方面知识进行了宣传讲解……
大力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阳光、雨露、土壤、养分。
D 大力培养,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民营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在企业家。为此,潼南着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杨氏家族创业者、双江巨商杨世绥,开设“杨三泰”盐号和“川元通”大商号,为重庆商业和轻工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爱国实业家奚致和,为保护川丝发展,抵制日丝舶来品独霸市场,在南充与张澜、鲜英等创办蚕丝改良场、生丝贸易公司等,致力于实业救国……
历史上的潼南,不乏杰出商人的代表。他们的家国情怀,为潼南民营经济积淀了底蕴,更为当代民营企业家们树立了典范。
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家们继承发扬老一辈企业家光荣传统,努力实现新担当新作为?潼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提出,严格对照条件,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参加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和政协委员的协商,全力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推荐评选中,给予优秀民营企业家一定名额。
“总之,要把一批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高的优秀企业家推荐出来、使用起来,以此促进民营企业家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潼南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区工商联突出发挥政府联系民营企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建言献策;深入副主席(副会长)单位、异地商会、基层商会,就企业和商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2篇;承办驻潼南市政协委员调研企业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人代会、政协会等平台积极提交建议和提案,近年来共撰写提案180余件,答复率100%。
除了思想引领、政治关心,潼南区还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锻炼。深入实施百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商管理硕士进修、到大型企业实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对民营企业家进行有计划、分年度的系统培训,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加企业家数量。依托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和知名高校等阵地,定期举办党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智能化等专题培训班,努力培育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
民营企业家在商海中搏击,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为此,潼南不断加强正面宣传,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民营经济、点赞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在全社会宣传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人生经历,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荣誉感。
陈小东李柄蔚图片由潼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