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喜获丰收。
全媒体记者 唐苠涵 通讯员 陈烈
近段时间,但凡来过古溪镇禄沟村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这里遍山遍野都是瓜蒌,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瓜蒌密密麻麻,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瓜架,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一名中年男子望着这些“小宝贝”喜不自禁,心里盘算着,按这样的收成,三年过后,挣它个几十万元不是问题,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种植瓜蒌致富有望了!他,就是古溪镇人大代表、禄沟村村主任张世光。
说服妻子返乡创业“空壳村”看到致富“钱景”
禄沟村紧邻蓬溪县的蓬南镇、宝龙镇的严寨村,由于地处偏远,过去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就是一个“空壳村”(指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的村子),群众经济收入相对落后。
2011年,张世光当选为村主任、镇人大代表后,他便常常思考着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改变落后的面貌。随着近年来古溪镇党委政府提出发展特色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他的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现在农村闲置土地多,何不趁着年轻大干一场,带头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呢?
从此以后,他就特别留意适合当地的农业项目。经过长期多方考察,2017年,他终于将目光锁定在了瓜蒌种植上。瓜蒌是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销路不愁。张世光说:“种植瓜蒌每亩地年收入3000-7000元,收成好的话一、两年可回本。瓜篓根比瓜蒌产量和价格更高,如果第三年连瓜带根一起卖掉,就可以稳稳地赚上一笔。”
张世光拿定主意后,就劝说在成都做生意的妻子,叫她回家一起种瓜蒌。妻子十分犹豫,觉得做生意来钱快,搞农业投资大、见效慢、有风险,不愿听从。张世光劝她说:“一人富不算富,作为人大代表、村主任,只有带头发展产业,让乡亲们都富了,我的脸上才有光,你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挣钱。”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张世光的妻子终于动心了。就在这时,刚从外地回乡的侄儿找到张世光,请求他在家乡找点事做。听说张世光要种瓜蒌,侄儿便要跟着他一起干。于是,两家人很快达成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管理、风险同担;张世光主要负责业务联系,妻子主要负责财务管理,侄儿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共圆致富梦。
筹资80万元大干一场500亩荒地挂满瓜蒌
说干就干,要干就大干。去年底,张世光很快在禄沟村5社流转了近800亩土地,请了几十个工人和挖掘机,翻地、搭架、购种、栽植、施肥、修建便道。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投入资本约80万元,终于在今年3月,将500亩撂荒地变成了承载着致富梦的瓜地。张世光购买种子的瓜蒌公司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派专家来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教他们如何搭配瓜蒌苗、除草、除虫、施肥等。张世光按照专家的指导,和工人们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在瓜地里劳作,一丝不苟地管理着瓜蒌苗,看着它一天天爬满瓜架、开花结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去冬来,转眼就到了11月中旬,500亩瓜蒌棚下挂满了拳头大小的瓜蒌。“小的约0.5公斤,大的有1.5公斤。因为是第一年挂果,加上今年夏天天旱,瓜蒌的收成不算好,估计亩产只有1500公斤,不过到了明年、后年,产量就能翻番了。”张世光自信地说,今年,瓜蒌收购厂家已经联系好了,只等瓜熟采摘,便可得到回报。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瓜蒌”铺筑小康梦
张世光热火朝天种瓜蒌的大胆举动,吸引了不少群众纷纷前来围观。有的来看热闹,有的来打听消息,还有的跃跃欲试,也想学他试种几亩地发点小财。张世光来者不拒,热心地帮他们算了算种植瓜蒌的经济帐,给他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还答应帮他们销售瓜蒌。在他的带动下,五社的张绍学种植了2亩,七社的蒲泽浩种植了5亩,王志成、周绍林也种植了几十棵,如今都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瓜蒌试种成功了,满山的瓜蒌更是引来不少群众的效仿。本村的张荣银、从新疆返乡的何冬等人均表示明年也要学他在家种瓜蒌;甚至邻村的杨建军也慕名前来请教,坦言明年也要栽植几十亩瓜蒌,希望得到张世光的指导。
更让张世光意外的是,本村居民张文生又向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要将云南的“米蕉”引进到禄沟村进行试种。张世光爽快地答应给他两亩地做实验,如若成功,一起在本村推广。
如今张世光已经掌握了种植瓜蒌的技术,生产、销售都不用担心,三年回本致富的梦想不难实现,部分群众已跟随他的脚步走上了致富道路。他表示:“今后,我的梦想是要想方设法改善我村的水源,流转更多的地,带领更多的乡亲,把我们村打造成一个‘瓜蒌村’,让全村人都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