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377期 >2018-12-26编印

兴产业修道路补短板,一个贫困村在三年内扭转困局,摘掉贫困帽子——
水口村的脱贫“进阶之路”
刊发日期:2018-12-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邓雪梅 赵晨城
  龙形镇水口村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380亩,共有947户3217人。2015年建卡贫困户120户47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4.6%。没有丰富的资源,一个贫困村如何在三年时间里扭转困局,摘掉了贫困帽子呢?近日,记者来到了水口村,探访了水口村的整村脱贫之路……

发展产业助增收 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以前我们村里什么都没有,留守村民靠种玉米、水稻糊口。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基础设施也提了档次,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份收入,生活好了许多。”村民唐德平以前是贫困户,一家三口靠着低保过日子。两年前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将自家的4亩土地流转给田园梦景项目基地,除了收取土地流转金,自己也在基地务工赚得一份可观的收入,日子蒸蒸日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扶贫、扶真贫,既要解决好当下村民的生活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发展问题,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水口村村主任唐建伟说道,近年来,水口村引进了原峰农业公司、盛庆农业公司、威名农业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发展了柠檬、经果、稻鳅等种养殖业,实现产业增收。
  据介绍,通过引进龙头企业,700余户农民流转了2200余亩土地,每亩200元到500元不等,每年总计可为村民增加100万元的收入。
  除了引进龙头企业,水口村村干部还根据村里自然条件和劳动力特点,鼓励村民开启“抱团发展”的脱贫模式。在村支“两委”的带动和鼓励下,水口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搭乘“抱团发展”的东风,开始尝试畜禽养殖和果蔬种植。彬霞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5户农户任股东。合作社以淡水鱼养殖为主,目前已达到120亩的规模。负责人谭彬告诉记者,这些年鱼类市场很乐观,自己根本不愁销路。2017年的产值有50万左右,预计今年还会翻一番。
  稻鳅养殖、经果种植、柠檬标准园……如今的水口村,依托“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对贫困户全覆盖带动发展,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我们村现在网络也通了,道路修到了家门口,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有了。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刘大爷坐在田园梦景垂钓场,一边钓鱼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现在道路修好了,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里,丰收季时每天有十几辆货车来拉货,比起以前方便了许多。”种植大户米宏开心地说道,多亏了村里修通了道路,给大家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干起活儿来也热情高涨。
  近年来,水口村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村已完成道路硬化6.2公里,新建和整治泥结碎石路10公里,新建人行便道9.2公里;完成红岩找水打井248口,境内豹子沟流域覆盖260亩,石河堰3节,整治山坪塘20口;在文化建设方面,实施无线数字电视整村推进941户,建成无线数字广播8组,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有线电视888户,改扩建村级服务中心,拥有群众文化广场800平方米。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扶贫见到真实效
  “在整村脱贫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握‘输血’与‘造血’并重理念,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全村建卡贫困户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水口村支部书记周建春告诉记者,村两委通过排查摸底,结合全村的实际情况,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发展路子。
  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有序开展劳务输出和安排公益性岗位;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开展技能提升,目前已开展种植培训6次,畜牧养殖培训7次,让贫困户掌握到实用技术;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行低保金、补助和村集体经济兜底,确保扶贫见到实效。
  “丢掉‘等靠要’,贫困户有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才能加快脱贫步伐!”周建春说道。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投入到脱贫致富的行动中来。
  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水口村结合自身情况对症下药,不断攻破产业、基础设施等短板,奋力实现水口村整村脱贫攻坚。截止目前,已脱贫117户461人,未脱贫3户9人。“我们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引领作用,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帮扶助困等多项举措,争取早日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水口村第一书记任营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