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全区共接待游客753万人次,同比增长6.5%,旅游产业发展平稳。旅游业是一个牵动性极强的产业。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7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可带动4至8个间接就业。区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每个来潼游客每天平均消费是500元。潼南约有8万人从事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1万余人直接从事旅游业。
说起旅游改变百姓命运的话题,崇龛镇薛家村友缘农家乐的老板杨波快人快语地说:“要不是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旅游,我们这里说不定还是贫困村呢!以前这里不通公路。现在好了,得益于菜花节,我们这里现在不仅交通四通八达,而且环境也整治好了,变得风景如画。”
眼看每年菜花节期间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这让杨波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和妻子决定端起“旅游饭碗”。2016年,杨波拿出所有积蓄,在陈抟山接待中心旁的宅基地上,建起了3层楼的小洋房计划开办农家乐。2017年初,农家乐建好,共有21间住房、40张床,同时配备有厨房、餐厅,供游客食宿,取名为“友缘农家乐”。
“2017年菜花节期间,我已经尝到了‘甜头’。一个月时间,我家的农家乐就赚了八九万元。”杨波乐告诉记者,2018年菜花节期间,他赚了十多万元。“现在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菜花节期间就能挣全家一年的费用支出,游客少的时候,我和妻子再外出搞点饮食行业,一家老小的生计完全不用发愁。”杨波说。
一朵油菜花的“蝶变”,让崇龛人民尝到了农旅融合的甜头。随着游客量日益增长,如今崇龛景区内有近50家农家乐、客栈供游客食宿。
住在太安镇罐坝村的陈嬢嬢是个勤快人,儿女都在外面工作。他和老伴在家种了很多蔬菜瓜果,老两口根本吃不完。以前这些吃不完的菜果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地里,现在好了,可以卖给游客。旅游旺季时,陈嬢嬢就提着自制的农家剁椒、辣椒酱、泡萝卜、豆粉等地道土货到游客多的地方叫卖,常常被抢购一空。
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大自然馈赠给潼南人民的宝贵财富。要把旅游业做成百姓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安家乐业的幸福产业,这是潼南历届领导不变的初衷。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和《重庆市旅游条例》《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委发〔2017〕42号)等文件精神,连续两年召开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让旅游政策在潼南落地开花。
2015年以来,我区先后成立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随后,又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区项目和资金加以整合,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办节办会和宣传营销等工作。2017年我区成立了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等开发和投资,已参与大佛寺—双江片区和陈抟故里景区开发建设,国有企业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先锋、主力作用开始显现。
目前,全区对外开放旅游景区32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3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16处。2015年—2017年期间,全区游客年接待总数和年综合收入分别从接待553万人次增长到738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增长到37.3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5%和33%;旅游固定资产投入,由原来的25.5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7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1%;旅游规上企业,由6家发展到现在的15家,营业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0.5 %。发展星级饭店3家,旅行社及门市部18家,各类特色农家乐150余家(其中:三星级农家乐30家,四星级3家,五星级1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产生了极大地带动作用,而且成为扩大就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