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扬)近日,记者从区中医院获悉,该院组建的卒中中心通过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成功救治了一名78岁高龄突发肢体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目前,该患者正住院进行康复治疗,恢复良好。
11月28日,78岁高龄的市民范素珍突发肢体瘫痪、意识不清,被邻居发现后,紧急送到区中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师迅速接诊,电话通知卒中团队的医生进行会诊,开通院内溶栓卒中绿色通道。脑病科主任徐海波副主任医师带领卒中团队根据患者急诊头颅CT结果、症状体征、病史等综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符合静脉溶栓标准。
“当时是老人的邻居送过来的,直系亲属都不在身边。”徐海波说,我们在与老人家属电话中详细介绍病情、充分沟通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启动静脉溶栓,同时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溶栓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意识清醒,语言清晰。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脑卒中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为4.5小时内,必须争分夺秒实施抢救。脑卒中患者溶栓和取栓越早,疗效越好。优化诊疗流程,及时为有指征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近年来,区中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向上级医院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经验,目前已经通过了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的认证,并成功实施静脉溶栓并获得成功,不仅填补了区中医院治疗急性脑卒中技术上又一空白,更为我区脑卒中患者在家门口就可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徐海波提醒,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房纤颤和心脏病都是易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以上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而吸烟、饮酒过度、肥胖、不运动、心情焦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促成脑卒中的发生,应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徐海波表示,急性脑卒中发病多在院外,家属如能早期发现疾病,能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FAST”法可判断脑卒中: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梗塞病人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病人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S即speech(言语),请病人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同时,徐海波还提醒一旦怀疑脑卒中请到正规的有溶栓能力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