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吴波
今年以来,潼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将其纳入全区改革重点事项,大力推动融媒体中心建设,打破原有平台界限,建立适合报纸、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策、采、编、发、存、评”工作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传播”的现代传播格局。11月7日,潼南区融媒体中心、潼南区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潼南新闻媒体事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真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犹如声声春雷,激荡人心、催人奋进,我区着眼于真重视、真改革、真融合,有力有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但如何在这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破茧而出”,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区委、区政府主动出击、应势而为,成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媒体融合发展重要事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序进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万军说。
观念引领发展,决心推动实践。中央、市委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一件一件落实落地,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项举措全面铺开——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
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大力支持;
组织、宣传、编办、人社、财政、国资等部门反复论证,突破体制机制政策瓶颈,在资源配置和保障等方面大力倾斜,形成改革合力;
新闻舆论战线切实解放思想,讲政治、顾大局,积极拥抱改革、参与改革………
领导的高度重视、财政的大力支持、制度的有力推动,为我区加速推进媒体融合注入了“强心剂”。全区上下一条心,下好融合发展一盘棋的格局逐渐形成,时机已经成熟,媒体融合发展正当其时。
《关于成立重庆市潼南区传媒集团的方案》经区委十三届30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成立传媒集团,与潼南报社、潼南电视台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掀开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幕。
真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是不管媒体如何发展,传播方式和渠道如何变化,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正确舆论导向,(紧转4版)(紧接1版)对网上网下、不同业态进行科学管理、立好规矩、亮明底线、筑牢底线。
近年来,我区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改革中,始终坚持五个原则不动摇。万军介绍,一是坚持积极稳妥、灵活机制、事业企业一体化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党管媒体、政府管资产、集团自主经营的原则。三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确保媒体融合发展导向正确、方向正确的原则。四是坚持新闻宣传采编播管从业人员为编制内人员,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委政府“喉舌”作用,着力提升媒体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的原则。五是坚持整合资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真正深度融合的原则。
只要方向正确,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改革进入深水区。区传媒集团性质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企业,由区委宣传部、区国资机构归口管理,区文化委等部门负责行业管理,与潼南报社、潼南广播电视台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党委、董事会决策管理运行机制,采取企事业一体化组织架构,设12个内设服务部门。
《方案》印发不到10天,区传媒集团班子配备全部到位;20天后,传媒集团完成对原有组织架构的重构,通过竞争上岗遴选出的12名干部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一个月内,《融媒体采编制度》《薪酬管理办法》《职工分类管理办法》等制度相继建立或完善……
“以前报社办有报纸、手机报、网站,电视台办有电视、手机台,区委宣传部还办有政务双微公众号,媒体平台多而散。如今好了,报台网微端联动采编分发,大家坐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了。”在潼南报社工作多年的记者李云喜说。
在全市率先启动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创新实践,吸引了全市乃至全国注视的目光。媒体融合发展项目被纳入全市试点,经验做法先后在全市交流发言8次;浙江、辽宁、天津及巴南、铜梁、丰都等20余个市内外区县媒体来潼考察交流;区传媒集团负责人应邀参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县级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中心技术解决方案》专家评审会,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真融合
新兴传播技术是媒体融合的发动机和加速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以技术为支撑,用新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
抓住技术革新这个“牛鼻子”是媒体的共识。今年,区传媒集团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设融媒体中心,改造演播大厅、演播室、录音室,添置专业摄像机、照相机和无人机,升级建设潼南网、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不断加快“技术驱动”步伐。
技术投入是媒体融合的基础,而作为融媒体内容生产的神经中枢“融媒体中央厨房”,它的建立标志着媒体采编指挥系统的重大转型。“集团成立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目标,积极建设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区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米照奎介绍,潼南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占地500平方米,第一期投资200余万元,实现了对全网信息进行实时抓取,为选题策划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对外出采访记者进行实时跟踪,重大新闻选题和突出事件,通过指挥中心在线指挥调度;对新闻素材进行集中管理,各平台按需选取、分发推送。通过近4个月的试运行,于11月7日正式上线运行。
“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的上线运行,破除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体之间策采编发环节壁垒,真正形成了统一策划调度,策采编发联动运行,报台网微端包装分发一体化的‘智慧县域平台’”。米照奎说。
媒体融合,激发活力、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是关键。我区不断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岗位薪酬、绩效连接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优稿优酬”“优劳优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集团创新开展‘四学四比一提升活动’,培养起了一批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拿机能拍的全媒型、全能型记者。”米照奎告诉记者,“我们用好用活现有政策,着力突破人员身份制度瓶颈,对集团所有人员按A、B、C三类管理,定岗定薪、同工同酬、长期激励,彻底激发了干部活力,形成了人人发力的‘动车组’效益。”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业态。为此,我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机有效整合,在“媒体+”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9月29日,宝龙镇柚子产业园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歌声嘹亮,彩旗飘扬。游客比往年多,销量比往年好,对于这一届柚子节,让柚农张吉平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年柚子节有了‘媒体+电商’助力,柚子在树上就被预订了一大半,销路不愁而且身价大增。”
“媒体+电商”只是我们发展“媒体+产业”的一个缩影。据米照奎介绍,“区传媒集团积极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按照立足优势、选准项目、重点突破思路,确定媒体+文创、媒体+培训、媒体+节会、媒体+电商四个主攻方向,成立了潼智广告、佳映影视、百源文化3家子公司和一家艺术培训中心,已形成稳定收益点,实现了从单一的新闻宣传向‘媒体+’迈进,1—10月经营收入达到500余万元。”
新变化
5月9日,一条标题为《手机机器人将成潼南工业新名片》的新闻稿件在手机上迅速传播,24小时内“霸屏”朋友圈,点击阅读量达102万人次,成为重庆市区县媒体首个单条阅读量突破100+的新闻产品,一时轰动全市,吸引来不少惊奇目光。
回顾我区媒体融合发展的历程,你就不会惊讶,只会觉得这是“水到渠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来,区传媒集团准确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主动适应“互联网+”新形势,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传播形态多样、传播体系现代、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新型主流媒体正在成长壮大,100万粉丝集群已经形成。
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央厨房”技术,坚持以内容为王,立足本土化、原创性,运用图文、短视频、动漫、H5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新技术新形式,生产的一大批新闻产品正有力发出潼南好声音——
《科技让春耕更智慧》《最美花海引客来》等39条稿件在央视《共同关注·走进新时代》《朝闻天下》《第一时间》等栏目播出,其中央视新闻联播3条;
《重庆潼南一个西部‘沿线’城市的人才磁场》《重庆潼南高新区处处释放着强劲动能》等20条重头稿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主流媒体刊登;
《水韵潼南龙舟赛》《航拍7.12潼南特大洪峰过境,坚强,震撼,我的城!》等9件作品阅读量10万+;
制作的7集广播连续剧《绿色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已纳入市级文创扶持项目,正积极申报“五个一工程”奖。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区传媒集团要以纳入试点为契机,拥抱新时代,扛起新使命,立志当标兵。”万军说,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把巩固扩大党的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作为根本职责。要发挥整合优势,推进釆编播流程再造,提高融媒体中心运行效能,打造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坚持内容为王、守正创新,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讲好潼南好故事,传播潼南好声音,为改革发展传递“最美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