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总第338期 >2018-11-27编印

三 词 客
刊发日期:2018-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马孝义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清代宰相张鹏翮的一副对联,盛赞苏氏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盖世才华。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城区纱縠行南街,是苏氏父子三人的故居,历史上经过多次维修、重建和扩建,才成为今天的模样。1936年,蒋介石签署“保护三苏祠布告碑”,赞其“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2006年,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是唯一没有获得进士文凭的人,因小时候不好读,乃至结婚后都不醒事,东游西荡,贪玩好耍。直到二十五岁老婆都生第二个孩子了才晓得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发奋苦读。有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后,基本上就不往外头跑了,而是坐在书斋里,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兼作两个儿子的老师。
  四十九岁那年,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赶考,苏轼、苏辙同时及第,而苏洵却意外落榜。心中五味杂陈,颇有感触:“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洵考场失意,但并不代表他文章写得不好,相反,“北宋文学家”的头衔可谓其标配,并非浪得虚名。
  苏洵三十一岁得子苏辙。因何取“辙”为名,苏洵有所解释:天下的车都是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没份,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这与苏辙后来相对内敛的性格和作文的风格颇为相似。
  苏辙的文名在父兄之下,但依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平学问受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风格淳朴无华,其《六国论》为世人熟知。
  苏氏父子,苏辙官做得最大,颠峰时期当过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为官时,颇有建树,但也连遭贬谪,受到迫害的时候,也会使一点小性子,睹一口气,关门不出。
  苏辙与苏轼关系很好,从小一起读书,又一起考取功名,苏辙比苏轼小两岁,但从来就踏实懂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苏辙心痛,就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仅没被批准,反而受到牵连被贬职,而且五年不得升调,何其冤枉!
  苏辙向来勤奋,一生著述颇丰,政论、史论、书信、杂文、诗赋,以及传世的书法,都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宋人笔记中,有“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之说。意思是“三苏”占尽眉山地脉而使草木不旺。三苏当中,苏轼成就最高,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长河中,其地位也令人高山仰止。
  苏轼,号东坡居士,其号由来,也与一生的坎坷经历有关。被贬黄州作团练副使时,黄州太守看到他糟糕的生活坏境,于心不忍,就划给他五十亩坡地。苏轼在此垦荒种地,营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北宋中期,苏轼的诗、词、散文和书画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到《题西林壁》,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生的蝶变。
  文学才华自不必说,宋词“四大家”排行第一的是苏轼,另三位是辛弃疾、柳永和李清照,不仅如此,关键是他的书画造诣也高不可攀,因为,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则是“文湖州竹派”的创始人。试问数千年来,能与苏轼比肩者,还可数出几人?
  另外,苏轼生性放达,在应试作文这样的庄重场合,竟然不按常规出牌,行文关键处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加以表达,也敢顺便打个引号表示引经据典,仿佛煞有其事,居然蒙蔽了主考官大文豪欧阳修。欧阳考官搜肠刮肚想了数日都没搞明白,后来不得不放下老脸问其出处,岂料苏轼却说出“是自己编造的”话来,其率真的本性一览无余,“恍然大悟”的欧阳修不得不佩服地预见这小伙子将来“文章必独步天下”。
  不仅如此,苏轼为人豁达大度,胸襟宽广。在王安石为相时,两人因政见不同,岗位被频繁调动,不得不携家带口,东转西移。王安石失势定居金陵时,两人相遇,恩怨一笑而泯,前嫌尽弃。在章惇为相时,苏轼两个月之内连遭三贬,都六十岁了,还被贬到天涯海角的苦寒之地海南儋州,滚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几乎享受流放犯人的待遇,死到哪一天朝庭概不负责,这种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做法,被弄得惨不忍睹,要是换了另外一个人,不跑去吃章惇的肉、喝章惇的血才怪。
  几年之后,章惇也背时不走运,被贬到雷州做官,而苏轼则奉诏回朝,不少人都认为他必定入朝为相。章惇害怕苏轼日后报复,赶紧派儿子去疏通关系,恳求苏轼当了宰相之后放过他们父子。苏轼当即回信说,我和丞相相交四十年,虽然其间有点小小的摩擦,但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感情。苏轼还考虑到章惇年事已高,不太适应岭南瘴气,又在信纸的背面写上药方,推荐给章惇留着备用。苏轼的为人,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苏轼一生,其为人、为文,为家、为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谈说。千百年来,历史上像苏轼这种全能型人才,完全可以雄视古今,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可谓空前绝后。
  如今的三苏祠,其规模之宏大,在国内祠堂中也属罕见,而前来凭吊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可见后人对他们父子三人无限的爱戴和景仰。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而现实的思考却绵绵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