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321期 >2018-11-02编印

弘闰农业实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
“绿色蜕变”正悄然发生
全媒体记者 邓雪梅 郑三清 印茜
刊发日期:2018-11-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循环流水养鱼基地。

循环流水养鱼基地。

袁绍兵在开启排污泵。

袁绍兵在开启排污泵。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绿色生态和可循环发展,做大做强水产优势产业,潼南一直在探索新模式。在重庆弘闰农业有限公司,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蜕变”正悄然发生……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 1平米可“住”100条鱼
  在桂林街道倒树村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基地,记者看到,一个巨大的鱼塘中间建起了一个个小鱼塘,而在小鱼塘中间又建起了一条条“跑道”。“这是我们基地的内池和外池,内池负责养鱼,外池负责‘养水’。”重庆弘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绍兵介绍说。
  “这是我区第一个使用‘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的基地!”区农委水产高级工程师杜朝晖表示,这项技术可使水库、池塘的鱼产量翻两番,同时排污接近于零。这项技术的使用,对我区做大做强水产优势特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袁绍兵介绍,内池由5个110平米的水泥槽组成,称为养殖池。在内池的一侧与养殖区相通,相连处各安装有一台“增氧推水”装置。“这个装置通过风机鼓风,推动鱼塘内外池水24小时循环流动,一方面是为了给鱼类增氧,另一方面是将内外池水循环交换。”袁绍兵说。
  在现场,记者见到了这样令人惊叹的场景——一万多条鱼“住”在1间110平米的水泥“房子”里,平均1平米可“住”100条鱼左右,鱼儿们在里面欢快地游荡着。这些半斤到1斤多的银鳕鱼、草鱼线条好,体态美,人一靠近,活蹦乱跳,水花四溅。“之前我们做过多种尝试发现,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种循环水养模式,池水不对外排放,而是直接通过内外池水交换,将内池的水质不断改善,使鱼塘自身水体高效净化,从而达到循环、绿色、生态养殖,同时也能提高鱼的品质,增加养殖户的收益。”杜朝晖说,眼下,以弘闰农业为主,全区正加大力度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绿色蜕变”。

内外池水循环 废物变财富
  养殖密度大、产量高,所产生的废弃物、肥水也必然会增多。那么鱼粪、食物残渣等要如何解决呢?袁绍兵说,要将这些粪便残渣与内池水分离,其功劳就在于“外池”。
  原来,在内池的“增氧推水”装置一侧,安装有一台排污泵;外池周围设有地势相对较低的集污池,通过排污泵用急速的水流把鱼粪、食物残渣带到集污池。集污池中的废弃物通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再将池中大部分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后,作为种植水果、蔬菜的有机肥,从而有效实现了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也更加绿色环保。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将沉淀的污染物排出来,分离、过滤后制作成很好的有机肥,运到周围土地里,达到废物利用,这就是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的奥秘所在。”袁绍兵说,因为水质保持清洁,鱼不生病,不用鱼药,且鱼在水下的有氧运动量大,养出的鱼品质更好,不仅肉质紧实,味道还更鲜美,用环保水循环技术养殖的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张成涛是附近的居民,每当自家人想吃鱼了,就来基地里选上几条,他高兴地说:“我们家都很喜欢吃这儿的鱼,绿色又环保,烹饪出来的鱼鲜香味美。”
  据了解,弘闰农业运用循环水养技术,鱼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仅今年9月,就卖出了10万多斤,整个渔场的年均收入约在600—700万左右。生态、绿色两篇文章,让弘闰农业的绿色“钱景”更加广阔。袁绍兵表示,下一步企业将继续扩大养殖面积,强化技术,在潼南加大环保低碳、绿色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我区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