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教育总第332期 >2018-11-19编印

从“跟跑”到“领跑”的教育提质之路
——我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侧记
刊发日期:2018-11-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潼南实验中学鸟瞰图。

潼南实验中学鸟瞰图。

志愿者对潼南区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志愿者对潼南区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梓潼中学古筝课堂。

梓潼中学古筝课堂。


  

“我们有新学校啦!”近日,潼南区举行了柏梓镇宸洲龙口希望小学校捐建奠基仪式,现场,孩子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据悉,新学校由福建宸洲集团投资300万元,将新建教学楼、塑胶操场、六大功能室、食堂等校园基础硬件设施,将极大改善学校办学环境。简陋的校舍、坑洼的操场等即将成为学校历史。
图说均衡>>>大滩小学旧貌换新颜。
双江中学新旧实验室对比。

人才是未来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关系着人才的质量,均衡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更是老百姓的所期所盼。“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全区优先位置,努力让城乡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均衡教育。”这是潼南区委、区政府对老百姓做出的承诺。这个位于重庆西北,经济社会并不发达的地区如何花大力气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走进潼南,不难发现:无论城市、农村,孩子们都能够在校园里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敞亮的塑胶运动场学习、运动;教师在一次次培训和交流中得到专业提升;课程建设、艺体活动等提升着学校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教育的均衡发展让这里的一张张笑脸更加灿烂,彰显出潼南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卓越成就。教育,已成为潼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角。
对话均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潼南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按照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集中力量办人民满意教育。当前,潼南区正全力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森林城市。这些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别是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切实破解“入学难”问题,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现实需要,更是执政为民、民生为本的应有之义。在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中,潼南区把教育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师资队伍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建设成果显著,基本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让群众在教育中有更多获得感。
  ——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教育是百年大计、未来工程,是最长远、最根本、最普惠的民生。潼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打造一批群众认可、学生喜爱的优质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硬件软件并重原则、精准务实原则和一校一策原则。尤其要大力振兴乡村教育,在师资配置、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打造具有特色的“小而美”学校。要抓住契机,通过高质量、高标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实现潼南教育由弱变强、从“跟跑者”到“并行者、领跑者”的根本性转变。
  ——潼南区区长王志杰
谋篇布局让老百姓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原来这里学校条件差,老师留不住,我们家长心里都忧心忡忡。现在好了,新修的学校像花园一样,跟城里学校没什么差别,学校还来了新老师。”今年新学期开学,位于潼南区柏梓镇的大滩小学开始出现学生回流的现象,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越来越好。在潼南区,像大滩小学一样的学校逐渐增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潼南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花大力气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在潼南全区上下已形成共识。区委、区政府不仅优先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包括《关于优先发展潼南教育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潼南教育发展工作方案》、《潼南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规划、投入、资源配置上予以优先考虑。“考虑到当前产业布局、二孩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叠加效应下居住人口分布、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我们在城乡规划编制中,优先留足了学校建设用地,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潼南看来,对教育无论怎样的投入都不为过。“区委、区政府优先将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建立起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并向农村学校倾斜。”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学生不足100人的村小按100人预算公用经费,对学生人数较少的农村学校还实行公用经费30万元“兜底”政策。仅在近3年,潼南全区教育经费投入就达48.29亿元。现在,城乡孩子在学校都能享受设施设备齐全的功能室,课余时间能够在标准化的塑胶运动场奔跑运动,学校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机、食堂……这些都是潼南区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三室一场五有”工程所带来的变化。所谓“三室一场五有”工程,即标准配置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和运动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有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住房,寄宿制学校还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学生宿舍、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建设过程中,我们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标准化改造,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增强数字化、智能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到2020年,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将达到90%以上。”
强师兴教城乡教师提质“齐步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才能推进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很多地区,城乡教师质量的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潼南区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全科教师就是其中重要一环。“这批教师基本功扎实,思想素质高,虽然才到学校2个多月,但教学效果非常不错。”谈起本学期才分到学校的两位全科教师,潼南区龙形小学校长彭伦赞不绝口。唐田就是刚到学校的全科教师之一,她在担任班主任以及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外,还发挥美术特长,担任美术教师、负责美术功能室管理,带领学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美术作品,非常受学生欢迎。“全科教师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我们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质量意义重大。”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的第一批全科教师39人已全部到岗,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全科教师充实到潼南农村学校岗位上。在此基础上,潼南区还实施了“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全区正在实施‘三百三千人才’计划,从2017年起,连续5年,每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不少于100人。”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边是通过定向培养、考试考核“招进来”,另一边还要“动起来”、“用起来”。潼南区制定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全区统筹乡镇(或学区、办学联盟等)内一体化管理机制,对特色学科、紧缺学科教师推行“一校多用”和“走教”制度,区财政对走教人员予以补贴。在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够用”的同时,潼南区还把重点放在全区教师的“提质”上。作为国培项目区县,潼南区平均每年的培训人数达到了1000人次。大力开展教师区级全员培训。组织实施若干特色培训项目:艺体学科兼职教师培训、“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信息技术专题培训、英语教师技能培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等。不断充实培训资源,引入美中志愿者项目、启德学府英语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外籍专家足球教练等,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优教、乐教。增量、提质还要重德。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区教委印发《潼南区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实行师德师风“正负面清单”管理,同时开展了“师德师风标兵”“最美教师”、“我身边的好老师”、“十佳教师”等评比活动,并组建师德师风建设宣讲团,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楷模和标兵。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比中,潼南区位列全国第八名。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师德师风的“绿水青山”正在加快形成。
内涵提质均衡之花遍开城乡校园
  每周三下午的“2+2”课辅活动,都是潼南区中小学生最期待的“校园时间”,孩子们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前进小学的学生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武术招式打得有模有样;安兴小学的学生在手工衍纸制作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在太安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娃烹饪的“太安鱼”色香味俱全……
  找准目标,以特色校园建设促进城乡学校发展,实现内涵提质。据悉,潼南区对学校及学生分别提出了“规范+特色”和“合格+特长”的发展要求。每周的“2+2”课辅活动时间,都成为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专属空间”。
  结合课程改革,潼南区各中小学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校本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挖掘区域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编写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图文并茂的乡土教材。其中,涌现出众多突出学校。育才小学剪纸特色开展近10年,通过分层实施开发校本教材,明确了各年级剪纸教学的内容、目标;被市教委命名为体育(排球)特色学校的宝龙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学校的黄桷树文化和排球特色开发的自编校本教材,让孩子们快乐玩球,“草根”排球登上大雅之堂;梓潼中学以“以人为本,立品树人”为办学理念,构建了“立品、尚品、臻品”三品课程体系,其中臻品课程以社团形式开发了古筝、田径、射击等10多门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区级行动进一步推动了潼南区教育的内涵提质。在2016年的教育系统艺术节上,10万余人次学生、4000余人次教师分别参加了六大项目比赛和展演。在2017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技与创新教育研讨会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潼南区获得来自全国500余名专家领导的好评。辛勤耕耘换来百花盛开。截至目前,潼南区13所学校获评全国、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学校获评区级艺体教育基地校;16所学校获评书香校园示范学校;8所学校获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学校;8所学校获评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柏梓小学获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梓潼小学获评中国2015年-2018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及重庆市“创新型学校”……地处偏远的青云小学获得2018年重庆市小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创造了领域内的奇迹;潼南代表队参加市第二届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共获18个一等奖。
图片由潼南区教委提供余麗柃谭茭万芮杉
数说均衡>>>
  实施三大工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17年投入资金1.9亿元,新建校舍7200平方米,改造81所学校旱厕3500平方米,硬化运动场5.4万平方米,改善113所学校1850间教室照明,购置饮水设备566台,房顶治漏约2.5万平方米……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工程
累计投入1.3亿元,建成标准化实验室134间、六大功能室549间、图书室231间。并建成教育云计算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及网络学习空间,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近4年来,共开展区级集中培训40余次,受训教师1万余人次,教师参加国培、市培 6300余人次;校级干部全员参加网络研修,参加市外“影子研修”40人次,自主培训5批次,参训人员达340人次。

链接>>>
发挥督导功能不留教育盲区
“育才小学在功能室环境氛围建设上做得很到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学校的图书室,他们还摆放了植物、笔筒,在细节上考虑非常周到。”……日前,梓潼督学责任区在育才小学召开了一次关于校园功能室规范布置、管理和使用的现场交流会。与会学校表示,育才小学的做法给片区内学校带来很大启发。为什么会召开一次这样的现场交流会?“我们在日常督导过程中,发现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功能室的布置和使用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便召集大家进行现场交流。”专职督学刘智说。像这样通过督导集中解决学校共性问题的情况在潼南区并不鲜见。每学期,在常规督导的基础上,潼南区还会不定时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园环境卫生死角、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校园线路搭建不规范等凡是涉及到学生、学校、教师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在督学责任范围。每次专项督导,都要形成报告报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潼南区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10个督导责任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设完善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的通知》,构建起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片区教育督导责任区、学校督导工作室“三级联网”教育督导模式。目前,全区共有专兼职责任督学82名,在所有普通中小学实施挂牌督导,重点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同时,聘任10名专职督学,专门负责所在责任区的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发挥责任督学作用,扫除教育发展盲区。
民生关爱>>>
教育均衡汇大爱照亮孩子求学路
“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到这里来给他们打电话,还可以视频聊天。”王丽是潼南区崇龛镇红星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王丽很少见到他们,学校里的亲情视频聊天室就成为了他常去的地方。潼南是劳务输出大区,不少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聚少离多。区教委对这样的情况极其重视,在全区绝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文化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亲情视频聊天室”等,60所学校还建立起“幸福书屋”,11所学校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我们开展了‘大手牵小手’、‘2+1’等帮扶活动,5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均得到长期结对帮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健康成长。”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事实上,不仅是留守儿童,潼南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上也是花大力气,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据悉,潼南区专门成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牵头教育扶贫工作,按照“全部入学、全程资助、全员覆盖、全力保障、一个不少”的目标,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点,实现了义务教育资助体系的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潼南区创新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方筹资,用于学校贫困师生救助和教育质量提升等。基金会规定,第一年由区财政预算安排200万元,今后每年由区财政根据社会捐资资金额度,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潼南区教育民生关爱涉及方方面面,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是其中之一。从2017年至今,潼南区已投入3700余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改善午餐”。同时,筹集资金1480余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