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熊潋
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了再动员、再部署,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措施。
区城乡建委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该委负责人表示,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潼南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按照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力争在重大市政项目、城市要件建设上尽快运用BIM模型;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在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湿地水生体净化、自流沉淀净化等科技成果和风力、太阳能路灯等科技产品。把科技创新方式落实到行业管理和服务中,用好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启用高空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及执法力度。落实网上行政审批改革,综合运用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等网络平台,不断提升服务率效。
区人社局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委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以市场导向聚集人才,以优厚待遇留住人才,以新型载体培育人才,以优质服务服务人才,以开放视野广纳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万人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级专家培养。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内涵发展”的理念,着力培养技能领军人才,整合用好我区现有人才,紧扣专业特长,提供合适岗位,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区规划局组织全体干部集中学习深入解读全委会精神,要求全区规划系统干部职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规划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实际成效,自觉把规划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在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以田园综合体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要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山水城市、宜居之城建设。提升规划编制和实施水平,促进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总工会组织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学习解读全委会精神。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区总工会将坚决落实全委会要求,精准谋划,精准对接,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区委的决策部署。要结合全区工会工作实际,本着“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工会建设和改革,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参与企业、事业、机关的民主管理,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协调劳动关系,调节社会矛盾,起到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在组织体系、思想、作风、工会干部管理、培训等方面不断增强自身活力,进一步开展困难职工(农民工)帮扶资金发放,做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连日来,安监局由主要领导带队,利用监督检查的机会,进企业到班组,向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宣讲全委会精神。该局负责人表示,要准确把握全委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认真谋划、认真思考,学以致用。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把全委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协调解决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法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牵头、组织、协调、指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监督检查全区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
塘坝镇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计划和措施。下一步,该镇将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等困难,着力培育小微企业,依托天印农民新村和潼荣高速开放式服务区,(紧转3版)(紧接1版)打造潼南特色美食街、农特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依托天台山果园,重点发展李子、杨梅、白沙枇杷、黄金蜜桃等特色优质经果林,大力发展观光果园、采摘果园等,依托马鞍山国有森林公园,引进名贵树木种植500亩。帮助“盛田良品”扩大桑葚种植面积5000亩,继续开发“桑葚”系列产品,引导其加工企业尽快落户潼南。帮助马鞍山森林腊肉、琼江生态鱼等农副产品加快注册商标,引导其向旅游商品转变,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引导农户以及种养殖大户利用平台注册商标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米心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提出要把学习全委会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组织全镇干部群众认真领会,真正学懂、学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要紧紧立足自身特色产业基础,下深功夫、花大力气促进农旅融合创新。进一步壮大新型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培育农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进一步夯实中药材、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落实与西南大学、重庆中药研究院等的合作机制,加大产品培育、精深加工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特色产业园建设农业观光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进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