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邦全正在冬管花椒苗。
唐邦全今年50岁,曾是梓潼街道五郎村最典型的贫困户。
“现在我家的生活变好了,自己还搞起产业,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典型,这都得感谢政府和干部呀!”短短两年时间,我们村整体有了很大的变化,走了几十年的烂公路,现在变好了,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村里还开起了便利超市,安起了健身器材,生活环境确实越来越好了,村民都为此高兴不已。
“就拿我家来说嘛,变化特别大。”唐邦全一脸自豪。来到唐邦全家,记者看到雪白的瓷砖,崭新的琉璃瓦,整洁干净的院落。不远处还有鱼塘,水面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水,仿佛生活在画中。有山、有水、有新居,处处都能看出唐邦全脱贫过上好日子了。
“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全靠干部们帮扶工作做得好呀。”唐邦全说。他家7姊妹,3弟兄,家庭人口众多,和妻子刘菊华结婚后,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靠自己打点零工或打摩的过活,妻子长期生病,儿子又在上学。那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肚子挨饿,那是常有的事。外出打工、本地打零工、打摩的、养猪……哪样能挣钱就做哪样,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自己一家人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
前年,潼南区精准扶贫识别工作开始,唐邦全被识别为深度贫困户。“还是要相信政府,相信干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好过。”以前,唐邦全家里就两间矮瓦房,大落大漏,细落细漏,下雨天家里都没法呆,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家成功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修起了漂亮的新房,让全家人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唐邦全说,以前,干部来找过他多次,说要帮他家脱贫,他都不敢相信,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哟,自从在干部帮扶下他家修起了新房,村里的公路也相继打成水泥路后,他渐渐意识到脱贫攻坚不是干部们吹得耍的,也不是走走过场。
“大热天的时候,干部们天天往村里跑,看到他们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我真的很感动。”唐邦全说,他现在下定决心要跟着干部好好干,一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帮扶干部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唐邦全家所处地理位置水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很适合发展养殖业,便引导鼓励他发展养鱼。
上面引好路,下面靠自己。于是,唐邦全说干就干。把屋旁撂荒的几亩水田充分利用起来做鱼塘,并对堤埂进行了防漏处理,投放了2000多鱼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搞起了“养鱼事业”。一年下来,去年卖鱼就收入2万多元。尝到了甜头之后,唐邦全有了更大的想法:自家屋前沟田成片,从山脚绵延而下,这一优势是否可以利用起来,除了养鱼,还可以搞规模种植呢?
“得知我的想法后,帮扶干部们大力支持,帮我找合适栽种的经济作物。”唐邦全说,干部们带他四处考察,最后确定种植核桃和花椒,适合五郎村当地的土质,而且种植周期相对较短,经济效益好。
在干部们的帮助下,唐邦全四处筹资20多万元,流转土地近60亩,栽种了40多亩核桃、10多亩花椒。干部们还常常带农业技术人员上门,传授他种植及管理技术,如今,他家核桃、花椒苗都全部存活,长势良好。
“前几天,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时,还夸我技术好,苗子经过酷夏暴晒都没受损,为此我高兴了好久。”唐邦全望着长势良好的苗木高兴不已。
“有了种植技术,如今,我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在村里又流转土地100多亩,种植核桃、花椒,帮扶干部们也全力支持我,帮我积极协调了流转土地和贷款方面的事。”唐邦全说,在干部们帮扶下,他对自己创业越来越有信心了!虽然现在投入大,但是能够让他看到致富的希望,自己干起活来都不觉得累,感觉浑身都是致富奔小康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