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125期 >2018-01-30编印

廉 租 房 里 话 幸 福
本报记者王鹏
刊发日期:2018-01-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幸福爷孙俩。

幸福爷孙俩。


  

  “我还在打扫呢,没想到你们恁个快就来了。快,快,屋里头坐。”昨日,记者来到凉风垭幸福苑小区,住5栋11号房的李浩省正乐呵呵地打扫屋子的卫生。“现在住进了新家,心情舒畅,连吃饭都觉得更香,好日子有奔头。”
  “去年12月,我和儿子搬进这套廉租房。当时就一个感觉——满意,相当满意!”今年54岁的李浩省,一头黑发,看着很精神。采访中,他时常把“满意”挂在嘴上,感受得到他内心的喜悦。
  “你看嘛,地砖铺得亮亮堂堂,墙刷得雪白,蹲便器、洗手盆、灶台、油烟机都装好了,水电、天然气管道通到家,政府什么都给你想到了,哪儿都省心。”李浩省笑着带记者在屋里参观了一圈。
  “最满意的还是租价,每月只需缴纳49.9元的房租。要是自己到中介租,这样的房子最起码得好几百一月。”李浩省告诉记者,自己是伤残军人,以前一直住着刮风漏风、下雨漏雨的老房子,日子过得心惊胆颤。
  “2017年底,社区居委会通知我可以申请廉租房的时候,我和儿子欢喜得不得了。天天等天天盼,摇号一结束我就来看房子。当时屋里装修了一大半,墙也刷过了。看到第一眼,我心里就跟这房子一样,亮堂堂的。”李浩省说,“搬进新房1个多月了,眼看春节要到了,我就特地把屋子打扫打扫,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过个安心年。”
  和李浩省一样,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肖红军也是廉租房政策的受益者。肖红军曾患有脑梗,属于因病致贫的低保户,家中现有5口人,儿子媳妇常年外出打工,肖红军和老伴带着自己两岁半的孙子,住在廉租房内。
  “当时我们就买了点铺盖棉絮,带起锅碗瓢盆就搬进来住了。的确很方便,水电气啥子都是通了的。你看嘛,这里头的设施也比较好,尤其是小区里还有健身器材、运动球场,功能设施很齐备,大家高兴得很。”
  “这里是锻炼的运动场,对面是拆迁安置楼,大门方向是3000多元/㎡的商品房,出小区就是公交站,五分钟就能到菜市场……”“当时和我们一起搬新家的有20多户人,以前的老邻居也摇到我们这个小区,都说小区环境巴适得很哟。”采访结束,肖红军执意要送记者到小区门口。一路上,肖红军不停地向记者介绍,听得出他内心的满足和自豪。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已经或即将体验李浩省和肖红军的安居生活。2008年以来,幸福苑小区、锅铺湾、东圣街、东门口、西门口等一个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房子不仅地段好、配套全,而且建设标准高,生活舒适度佳,哪一点都不输给周围的商品房。
  2015年初,我区首次以公开摇号方式向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廉租房。去年11月,第五批700余套廉租房也通过公开摇号分配给需要的困难群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安排入住3051户,保障约5328人,确保了困难群众“住有所居”,让困难群众圆了新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