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123期 >2018-01-26编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让我们找到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崇龛镇临江村青年创业者抢抓时节整治农田为来年发展打基础
刊发日期:2018-01-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衡克波(右)站在水田里向记者打招呼。

衡克波(右)站在水田里向记者打招呼。


  

本报记者陈靖
  寒冬腊月,乡村里多是一片萧瑟。但对有心在来年大干一场的奋斗者来说,这却是难得的“厉兵秣马”之时。
  近日,记者来到崇龛镇临江村,发现临近琼江河的一大片田地上,新翻耕出来的泥土还冒着“热气”,几台挖掘机正在不远处的水田里忙碌着,粗壮的机臂上下挥舞,轰隆的马达声和浓烟,让村庄增添了一丝活力。
  几位围观的村民介绍,这一片地是老板新近流转的,比原来基地大了两倍多。“老板去年种水稻、养螃蟹赚了钱,听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所以正鼓着劲儿干呢!”
  “老板在哪儿呢?”
  “田里的那几个年轻人就是呀!”
  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两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田里忙活着。
  “我是稻梦空间农业公司的共同投资人衡克波,旁边这位也是我们的合伙人。”衡克波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来,为记者介绍道。
  “累了一年,别人都在家里休息着。你们倒好,大冬天跑到水里去站着,这是何苦嘛?”记者打趣道。
  “不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不加快发展不行呀!”公司法人滕文强从挖掘机那边走过来说,“真正让我们下定决心加大投资大干一场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工作的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我是全文听完,后面还反复研读,让我们感到信心倍增。”滕文强介绍,在报告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明确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都让我们吃下了继续搞农业的“定心丸”。
  站在淹没了小腿的水田里,即使穿着防水裤,说不冷也是假的。衡克波和他的伙伴们,一早就去琼江中挖水草,运回基地后,立即栽到新整修的水田中,净化水质,为生态养殖大闸蟹创造良好条件。
  几位年轻人,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凡事亲力亲为,让站在旁边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人也竖起了大拇指。
  “前一两个月,镇里、村里都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当农民的也很受鼓舞,感觉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临江村村民张龙说,往大了说有党的大政方针支持农村发展,从小处看有这几个苦干实干的年轻人领头,咱们临江村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在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下,他们的产业一定会发展得红红火火,大伙儿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