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明慰问抗战老兵。
要说闫德明的热心公益之路,那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据闫德明本人回忆,大概九十年代中期,是本地一名贫困大学生让他走上了这条路,从此他便毫不犹豫地坚持到现在,二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子、帮扶困难家庭。
不图回报年年资助贫困学子
“二十多年前考上一个大学生有多么不容易,好不容易考上了却没钱去交学费,我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孩子们的大学梦因为学费而破灭。”谈起热心公益的初衷,闫德明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当年就是因为这么一件事,从此他便开始关注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大学生陈小琴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唯一可以依靠的父亲又是一个残疾人,本来以为考上大学就能够拥有美好生活的她,在高昂的学费面前低下了头,正在绝望之时,听到情况的闫德明找到了她。2012年,闫德明为陈小琴送去3000元学费,并且承诺每年给她提供6000元的助学金,直到大学毕业。
如今,陈小琴已研究生毕业并且留校任教了。逢年过节,闫德明会收到来自她的祝福。“我选择资助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图他们什么,就是单纯地想着帮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过得顺利一点儿。”闫德明说,虽然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这些孩子接受了他的帮助,能够记住他、记住这份情谊,他还是感到很欣慰、很有成就感,觉得做的这一切都很值得。
人到情到时时关心困难家庭
闫德明告诉记者,近几年大学生活越来越好,高校方面对贫困学子在政策上越来越照顾,而很多中小学生的状况却不是很好。这些孩子大多因为家庭困难,吃不上好饭、穿不上好衣,像个小大人一样,心里有什么渴求也不敢说出来,有梦想就是一种奢望,他看着就觉得心里发酸。因此,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闫德明也心系着中小学生和一些贫困家庭。
这些年,闫德明经常和志愿者一起,前去看望他所帮助的学生,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业,也前往敬老院探望老人,到解贫困家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闫德明说,以前他都是直接把钱送到他们手里,但一些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后来与资助对象来往多了,渐渐觉得这个办法不行,既然要伸出援手,就要负责到底,解决难题还是要对症下药才行。于是,闫德明开始经常与资助对象打交道,差米送米、差盐送盐,他说,这个办法虽然麻烦,但是最实际也最有用。
闫德明这些年经营着潼府大酒店,作为酒店的负责人,也是我区慈善协会的副会长,他在酒店的大堂、楼梯口等地设立了慈善捐款箱,抓住一切机会向社会募款。20多年以来,闫德明的资助对象已达300多人,捐出去的钱已有200多万。去年一年,他就资助了19名大学生和13名中小学生。
闫德明说,世上的不幸有千万种,光靠少数一些人,只会是杯水车薪,力量远远不够,他希望能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热心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实实在在地去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