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121期 >2018-01-24编印

陈桂贤
没想到自己现在会成股东
本报记者 李扬 通讯员 陈鹏飞
刊发日期:2018-01-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陈桂贤务工挣钱记录。

陈桂贤务工挣钱记录。


  

  一本枣红色小册子、烫金字——股权证。新胜镇钟峰村村民陈桂贤总是把它藏得小心翼翼——放在塑料袋里,并且裹了三层,塞在柜子里。“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现在会成‘股东’。”陈桂贤告诉记者。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曾经是贫困户。我清楚的记得,在2015年9月15日,我正式加入了重庆市盘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陈桂贤说,现在我已经成为股东有两年零四个多月了,也早已经脱贫了。

房 子
修建得不比城里差

  48岁的陈桂贤家住新胜镇钟峰村,曾经做乳腺癌手术花了10多万元,导致变成了深度贫困户。
  “现在陈桂贤的家是一栋三层小楼。以前,陈桂贤的家在山上。”夏忠琼说,陈桂贤的新家,没有装修外墙,但她尽力把内部收拾得舒适:一楼设有堂屋和公婆的卧室,二楼是专门的卧室,三楼堆柴,“现在住在马路边,不能像以前那样把柴堆在大门旁,不雅观。”陈桂贤笑呵呵地解释。
  厨房仍然是土灶,旁边是铝合金洗碗槽,墙壁上还安了橱柜,水泥钢筋做成,没有门,为了美观,橱柜的边缘镶了铝合金;猪圈和卫生间隔开,卫生间顶上没有装修,她剪了块旧的红地毯铺上,还装上了暖浴霸。她家还弄了个10多平米的后院,砌了两个水泥方桌并贴了瓷砖,还种了桂花和不知名的花,当初的想法是“空闲时可在后院方桌上喝喝茶。”
  不过让陈桂贤最满意的还是二楼客厅里的沙发。“当时,城里一户人家换沙发,拿了50块钱雇我在重庆当棒棒的老公扔掉。”她用手比划着,老公一看沙发还是好的,花了400块找车送回来,也就是说沙发只花了350块钱。
  “全是好好的,拿回来我洗了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安逸得很!”说完,她拉着记者去参观她的客厅。

干 活
算是小老板亲力亲为

  对这个家,陈桂贤心里还是有点小歉疚,“治病花了家里10多万!”她说,“国家政策好,帮了我一把。”在柜子里她翻找出股权证,怕自己表述不清楚,翻开给记者看。“我入股了1.72亩田和2.2亩地,每亩田按照8000元折算,每亩地按照4500元折算,入股金额为23660元。”她一本正经地介绍,2015年9月入股,2015年12月10日就领了1960元的部分分红,按500元/亩计算的。她还补充道,“这个分红本该一年算一次,但是为了让我们放心,提前分红,另外土地的租金我们还是按照市场价折合照常领取。”
  “公司效益好,分红就多,如果以后公司要上市,那我们是不是分得更多!”陈桂贤半掩着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自己好歹也是读过高中的。
  入股后,陈桂贤也感觉到自己做工的心态变了。她从2015年7月开始就到生姜基地(盘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做工。每天的做工情况,她都会用本子记录下来。本子上的记录显示,入股前,她的工作时间都不会太固定,一天工作4个小时的居多,自从入股后,她的工作时间大都增多了,比如2017年,她大多时间都工作了8个小时。
  “入了股肯定不一样嘛,做工就是帮自己做的,也更有干劲儿,我们做工也算小老板亲力亲为。”她说,就在采访的前几天,她回了趟娘家,当天下午1点多就赶了回来,基地上需要给种姜翻土,她还去工作了3个小时。

未 来
日子会过得更美好

  拿到分红,陈桂贤心里也在盘算着怎样为家里创收。“做生意没本钱,但可以多养点家畜。”她介绍,从2016年开始,她就用分红的收入,买了几十只鸡娃和几头猪仔来饲养,同时2016年8月还被聘请到生姜公司搞管理,从此,她每个月都能领到1200元基本工资,500元管理工资。“这样我一年打工收入就有两万多元。”
  她当着记者的面给记者算了2017年的收入账,一只6斤重的鸡能卖100多块,去年我卖了20只鸡,就是2000多块,卖了两头猪,也收入了2000多元。再加上老公在主城当棒棒努力挣钱,现在我们的日子也过得比前几年好多了。“我治病欠的那10多万的债,现在已经还了一大半了,争取今年再努点力,多挣些钱,把欠的钱全部还上。”陈桂贤笃信,通过自己和丈夫的辛勤劳动,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记者给她拍照时,她换了件新衣服,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对着记者的镜头,笑得十分灿烂。
  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新胜镇钟峰村这种模式是通过政府引导种植大户龚先锋,鼓励其自愿吸纳该村20户深度贫困户的土地。20户深度贫困户,以68.6亩土地置换,田按8000元/亩、土按4500元/亩作价入股,共持股226股,龚先峰持股5174股,并成立重庆市盘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龚先锋向20户贫困户承诺,一年期满决算一次,土地收益起码保足租金底线,盈余按股分红。此外,这20户深度贫困户小股东还可以到公司打工,工钱与外聘的工作人员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