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明已置办好了年货。
谭继明和母亲在新房前合影。
开栏的话
春节将至,为充分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动展示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区传媒集团将组织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即日起至春节期间,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及时报道发生在潼南大地上的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新成效,讲述精彩动人的百姓故事。
“以前也就买点猪肉吃,冷冷清清就过年了。”近日,龙形镇水口村贫困户谭继明高兴地说,如今不一样了,住进了新房子,还在村里打工挣了钱,今年过年鸡鸭鱼肉样样都不能少。
冬日暖阳里,从龙形镇出发,沿着水泥路驱车10多分钟,便在水口村的公路旁看见了谭继明家的新房子。再沿着弯弯曲曲的人行便道,步行200米,便走进了谭继明家的院子。
只见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房前散养的土鸡四处觅食,一旁的两块菜地里,老谭正忙着为菠菜、白菜、蒜苗上农家肥,耳边随处能听见马路上小孩们的嬉戏声和邻里的欢笑声——
实施危房改造 老谭住上新房子
今年59岁的谭继明是水口村的建卡贫困户,也是前年的享受危房改造改革受益户之一。谭继明告诉记者,他妻子患有精神病,在女儿出生后不久便离家出走,沓无音讯。如今,老谭和84岁的老母亲、14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以前,房子是砖木结构,烂兮兮的,每逢下大雨,家里就四处接漏。”谭继明老母亲李啟珍说,以前他们家在村里的山沟里,交通不便,进出就一条泥泞小路,遇上下雨天,出个门都费力。吃水就更费力,要一挑一挑地担回来,遇上下雨天,有时摔得满身都是泥。
谭继明说,穷了几十年,今年在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
原来,谭继明一家三口住在几十平米的危房中,镇村干部得知情况,经过精准识别后,将他家确定为危房改造对象,让他重新选址,新建房屋。
“修这个房子,政府补助了2万多元哟!”谭继明感激地说,没得国家的好政策,自己哪有这么快住新房子。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贫困户的关心,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会好好生活,依靠自己的双手尽快发家致富。
政府引好了路 脱贫还要靠自己
“虽然新修房子基本花光了家里的钱,但今年我敢花钱了,因为自己有了赚钱能力。”谭继明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自己在村里的产业基地里找到了工作,每天打零工有几十元的收入,家里零花开支完全没问题。
“政府引好了路,脱贫还要靠自己啊!”谭继明说,村里对他家三口实行了低保兜底,虽然解决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但吃低保不是长久的事,现在政策这么好,对贫困户帮扶力度这么大,他要靠自己双手改变生活,让老母亲和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
“谭继明老实、勤快、肯干,我们推荐他到村产业基地打工,老板都很喜欢他。”村干部滕松介绍说,搬进新房子后,谭继明干劲更足了,只要基地需要用工,他每次都跑得飞快,生怕被别人抢了活儿。
“最近天气较冷,上午雾气大,老板一般让我们下午去基地干活。”谭继明说,上午空闲,他就买来水泥、碎石,准备利用空闲时间把院子打上混凝土,让母亲出门脚上都不带泥,临近年关了,要把新家收拾得规规矩矩,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改往年的萧瑟气。
2018年,他还打算多养一些鸡鸭,在自家的土地上也栽种点枇杷、柠檬之类的果树,利用自己在基地打工学到的技术,扩大增收的路子。
家里喜事连连 要好好过个丰盛年
好事连连,让谭继明的新家充满了喜庆。临近中午,没进厨房,就闻到了煮盐肉的香味。谭继明老母亲正忙着准备午饭,台案上规则的切菜声,蒸汽与锅盖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洗菜盆的冲水声,仿佛奏响了一家的新年序曲,幸福的生活从新年开始了。
回想起去年的春节,谭继明感慨不已。“那时候住在山沟里,房子又破,家里收入又低,哪敢多买年货,过年都是冷冷清清的。”谭继明说,曾经拮据的生活让他不敢多买一条鱼,多买一斤肉。今年,他有底气要好好过个丰盛年了。为此,他早早就花钱买了两腿土猪肉,只见阳台边的竹竿上挂满了腌肉。
谭继明还带着记者参观他家的新房子。只见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简易的灯管为了美观改成了暗线,明亮的客厅里,有添置的桌椅,还有刚买的彩电。
谭继明说,以前,一家人挤在旧房子里过年,办年货每一笔都要精打细算,连女儿想放的烟花都不敢买。“今年可不一样了!”谭继明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新春是新的开始。谭继明一家最感激的还是扶贫干部。“跟着扶贫干部干,我们家就会赚到更多的钱,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谭继明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