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志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做大做强”,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质量、有效益、有速度,较好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4亿元,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亿元、增长6.7%,其中税收11.1亿元、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4亿元,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11.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923元、14026元,增长9.2%、9.4%。
天道酬勤。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各方面捷报频传,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年,我们形成了招商引资“大磁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推进“四个一批”,大庆油田、YOTA3双面屏阅读手机、与德通讯、迪信通、埃斯顿机器人、嘉华智能、红星美凯龙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引入香港爱家金融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陈抟故里5A级景区,引进三一集团打造绿色建筑产业园。全年引进项目74个,协议引资453亿元,到位资金182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年,我们跑出了高新区建设“加速度”。坚持“以升促建”,点燃创新梦、打好创新牌、走好创新路,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获得科技部专家组调研咨询一致好评。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6.6%、增加值增速34%,支撑全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开发开放创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年,我们催生了区位交通“大蝶变”。潼荣、合潼安高速启动建设,通用机场通过初步选址评审,兰渝高铁、渝遂高速扩能纳入全市建设计划,逐渐形成“四高三铁一江一机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成为成渝两地间新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年,我们打造了招才引智“升级版”。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特别是“千名硕士进潼南”反响良好,全年引入硕士及以上研究生259名,是过去5年总和的1.5倍。这一年,我们踏上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将38个国有企业优化重组为7个重点企业。组建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的两个医联体。 (紧转2版)(紧接1版)组建传媒集团。完成了全区人民期盼多年的4家化工企业迁建。去商品房库存25.3万平方米。“潼南绿”、汇达柠檬、维尔美等品牌走进央视,极大提升了知名度、影响力。这些突破性进展,凝聚着潼南人民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展现了全区上下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有了新提升
工业经济壮大升级。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壮大六大产业,实现量增质更优。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投资197.2亿元、增长26.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达到244家,入园企业达到287家、工业集中度81%。形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支撑,速钰智能装备、鹏鑫达电子、优弘智能医疗、新久融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天圣制药、檬泰等项目开工,汇达柠檬NFC果汁生产线、泰盛维尔美二期等项目提速推进。通过“三转四升”规范升级市场主体1592家。生产智能手机3320万部,被认定为全市特色产业(手机)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打造重庆、成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后花园”。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发展七大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柠檬产业链发展核心区,蔬菜、柠檬、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市第一。推进“三园一体”试点示范,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柠檬)产业园、国家柠檬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获批全国优先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柠檬小镇”田园综合体成为市级重点示范项目。新增新型经营主体306家。全面禁售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8%以上。新增“三品一标”21个,潼南柠檬、萝卜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汇达柠檬成为中国柠檬产业领军品牌。
旅游商贸业兴人旺。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启动建设五大名山,有序建设大佛寺北门片区,提质建设双江古镇,陈抟故里景区获批国家3A级景区。举办第十届菜花节、首届国际柠檬节等节会,被央视《新闻联播》深度报道。全年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六养圣地”声名鹊起。商贸流通更加活跃,新城商圈、仁豪家饰界开业运营,新建星级酒店2家。灯饰、家居等五大专业市场销售额30亿元、增长18%。新增电商82家,电商交易额35亿元、增长37%,限上企业网上销售额增长42.3%。
(二)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迈上新台阶
创新对经济支撑力更强。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6%,资产负债率降低2%,园区规模工业产出强度增长11.8%,工业产能利用率8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0%,高耗能工业企业投资下降21%。
企业参与创新积极性更高。科技型企业达到23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家,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产品38个,4家企业在重庆科技创新板挂牌,五洋通信在“新三板”上市,朴真农业被确定为瞪羚企业,祥图科技、盛塑包装被确定为牛羚企业,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优势企业达到29家。全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企业占比列全市第一,开展创新活动、有营销创新的企业占比列全市第三,实现创新的企业占比列全市第四。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我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
创新创业团队集聚速度更快。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院所为支撑、“政产学研资用”相融合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建成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重庆分平台、中科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心、国家中药材资源监测及技术服务中心等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61个,设立博士后工作站3个。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市级重点培育的新型研发机构。与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共建“轻创业基地”,与猪八戒网共建“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与IBM沃森共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更浓。成功举办第十届中英创业计划大赛总决赛、中英科技创新论坛和国际柠檬产业高峰论坛。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和区级科技进步奖。建成11个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潼南农家”升级为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全区上下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从认为创新是“高大上”“阳春白雪”逐步转变为创新“人人可为、人人应为”,从认为创新创业“离自己很远”逐步转变为创新创业“就在身边”,从认为技术创新是“科学家的事”逐步转变为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项经济活动”。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得到新释放
深化改革动力强劲。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铺开12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存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存贷比达到54.5%,金融业税收突破1亿元、达到1.13亿元。成功进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对外开放活力充足。建设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潼南柚子、核桃、油菜(籽)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名录。柠檬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潼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站。全年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2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8%。
(四)扎实推动城镇协调发展,宜居城市呈现新面貌
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24%,增加1.85个百分点。
优化城镇规划布局。围绕打造休闲旅游的花园城市、现代宜居的滨江城市、绿色养生的田园城市,确立了“一江两岸四大片”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和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完成金福新区控规优化,实现村规划全覆盖。邀请知名机构对城市重点区域、重要建筑进行设计,规划水平大大提升。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涪江大桥完成总投资量90%,区委党校整体搬迁,东湾大桥建成通车,潼南大道、综合换乘枢纽开工建设,大石桥水库、大佛坝堤防、城北水厂完成主体工程,涪江航电枢纽蓄水发电,人民生态公园、“时光长廊”进展顺利。改造6个棚户区,完成2个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市级示范片和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依法处置违法建筑14万平方米,4个村(社区)获评全国首批绿色村庄。
提高城镇宜居度。国家卫生区创建成功,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验收。改革城市执法体制,组建区城管局。城区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建成4座城区垃圾压缩站,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鲜花隔离护栏18公里,城市新增绿量28.3万平方米,老百姓生活环境更加清爽干净宜居。
(五)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人民幸福指数实现新增长
脱贫攻坚持续深化。精准识别10个村重点帮扶。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业培育发展、聚焦政策落地,硬化贫困村公路62公里,修建生产便道51.2公里;建成特色基地13.5万亩;改造建卡贫困户D级危房758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666万元,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全覆盖。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22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6%。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升级改造国省县道12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258公里,提前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车。完成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完成涪江小学迁建、潼南小学改扩建。新建廉租房318套。人民医院、中医院创“三甲”有序推进,创建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妇幼保健院获评全国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示范中医馆。启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完成“村改居”30个。
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央视《美丽中国唱起来》《乐游天下》录制潼南专场节目。创作《绿水青山我的家》等文艺精品20件,承办第五届重庆市社区文化节,深入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国家示范项目,完成兴隆街大院修缮,改建陈抟文化展览馆。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区文化委(体育局)获批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供电公司、双江工商所、崇龛白沙村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9.5%。
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2.29%,碉楼坡社区获评全国充分就业社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以上。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376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0.5万余人次。
平安建设成效明显。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生产安全事故、亡人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9.1%、28.6%,获评全市先进。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应急管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关停砖瓦窑6家,淘汰黄标车306辆。扎实开展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划定生态红线179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5%。明确河长395名,每条河流都有了河长。常态化开展流域清漂,整治琼江河基本完成,整治涪江水体排污口16个,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以中央和市环保督察为契机,整改处理了一批环保突出问题。我区入选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七)抓实抓牢政府自身建设,勤政廉政体现新作为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区政府工作规则,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备43件。转变政府职能,累计减少行政审批205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开通网上审批办理业务超过10万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落实好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推进政务公开,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力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治腐败,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时,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档案史志、民防、气象、通信、邮政、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进步。
各位代表!盘点一年,收获的成绩沉甸甸的。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工作,干好了一些鼓舞人心的大事,干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难事,干妥了一些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实事,全区发展的“体格”越来越壮、“体质”越来越优、“体能”越来越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全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父老乡亲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潼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为潼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投身潼南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经济总量不大,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创新要素不足,区域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缺少骨干企业支撑;税收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需要补齐的短板仍然较多;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亟待提升。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面临着后发追赶与转型发展的双重挑战,面临着存量支撑锐减与新增动能没有完全形成有效支撑的双重压力,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培育竞争优势与补齐发展短板的双重难题。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懈怠、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二、2018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两地”定位和“四个扎实”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结合潼南实际贯彻落实好市委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要求,推进“四个做大做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潼南大地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确定思路、制定政策、实施调控的根本要求。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要着力稳增长、防风险、守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奋发赶超。经济发展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尤其是像我们潼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远郊地区、工业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今后一个时期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保障。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突出问题导向,真正找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及其症结所在,强化“四个巩固”“四个创建”,周密谋划,用心操作。四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要一以贯之、一体贯彻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五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到现在这个阶段,重点要在“破”“立”“降”上下足功夫,更好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不断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六要坚持以推动“三大变革”为路径。突出质量变革这个主体,坚持效率变革这条主线,夯实动力变革这项基础,重点依托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全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七要坚持以“四个做大做强”为重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区域竞争新态势,区委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提出了“四个做大做强”,这是潼南实实在在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市委要求的具体回答。必须形成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动脑筋创新干、迈开步子加快赶!
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七大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战略决策。市委对标对表,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我们必须制定好潼南的工作方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的要求,有效防范化解经济、社会等领域风险,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强化社会治理创新,确保实现“五个不让”和“七个坚决防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按照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要求,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让潼南城市乡村都天蓝地绿水清。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要通过智能产业培育、智能改造提升和大数据智能化广泛应用“三位一体”,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服务民生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要以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循环经济、环保科技三大产业园和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三园一高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等七大行动,注重抓特色产业发展,抓精准脱贫,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四好农村路”建设,抓人居环境改善,抓农村改革,抓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百姓富、产业强、环境美、风气好,加快成为全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和引领区。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计划:要统筹推进以交通网、水利网、环保网、信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条件。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要推动企业“民参军”,积极引进国防科技领域企业和项目,务实推进应急和应战两个体系在机制上融合,充分发挥驻地部队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全区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支撑。落实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主动对接成渝两地重要的开发开放平台,深度参与区域产业合作,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做大做强对外贸易。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要实施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便民设施服务、文化体育惠民”九个专项,让老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改革红利。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创新绿色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和源头联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潼南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把握工作要求,盯紧发展目标,抓住重点关键,向上争取支持,向内激发活力,向外集聚资源,向下抓好落实,聚焦新部署、实现新作为、不负新时代!
三、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发展的根基,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动力源,以“四个一批”为主抓手,牢牢把握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集约化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要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特别是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习,培养招商“专家”。要创新方法,针对企业需求定制化、个性化解决问题,特别要善于设计适应“四新经济”的轻资产型企业和技术团队的产业模式,促进创新、产业、资本、人才链条四链融合。围绕“6+1”产业集群,引进业内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引进产业链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生态圈。要下功夫推动签约项目尽快开工、竣工、投产、达产。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紧扣六大产业集群,扩大规模优势,提高发展质量。以YOTA手机、与德通讯、迪信通、轩鑫菲、金燕巢科技、华欣特、沃灵玛电子等项目为带动,做大做强智能手机整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同时以远望谷、鹏鑫达电子、奥尔玛智能装备等项目为带动,发展配套加工企业,加快培育形成以手机整机、物联网、车载智能设备、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埃斯顿机器人、嘉华智能、普创机械、康研机器人、速钰智能、捷佳泰、吉兰丁科技、恢恢信科、宝控智能装备等项目为带动,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3D打印、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大庆油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骐福能源、民丰化工、宝禾复合肥、万利来化工、庆龙精细锶盐等项目为带动,加快培育形成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汇达柠檬、檬泰生物科技、朴真蔬菜酵素、雅香美源玫瑰、盛田良品桑葚、安徽玉兔油脂等项目为带动,加快培育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绿色健康品产业集群。以泰盛维尔美纸业、天圣制药等项目为带动,面向中高端消费,积极引进高档纸制品、箱包、灯饰、智慧照明等消费品,加快培育形成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产业集群。以三一(潼南)绿色建筑产业园、巨科环保、中欣维动力、康华中金新能源汽车、扬明聚电、中防德邦防水材料、新久融科技、建国伟业防水材料、中航科技新型建材、国电投远达环保等项目为带动,加快培育形成环保科技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抓工业,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厌旧”“重硬不轻软”“求远不舍近”,保持清醒、保持耐心、保持定力、保持韧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培育亿级、10亿级、30亿级、50亿级、100亿级企业,培育若干上市企业,进而培育形成3—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促进潼南工业高质量快速崛起。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带动增加值增长20%以上。依托IBM沃森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轻创业中心、猪八戒网“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文创与技术碰撞,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经济、新业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必须落实“旅游+”导向战略,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迎接正在兴起的全民旅游时代。全力推进香港爱家金融集团陈抟故里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大佛寺—双江古镇景区创5A,完善“五大名山”基础设施,启动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创4A、运河旅游特色小镇、水上运动中心建设。以菜花节、国际柠檬节为龙头办好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三大系列节会。开发特色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紧转3版)(紧接2版)培育星级农家乐30家。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建成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家居购物广场、仁豪物流二期等重点项目,全面运营新城商圈,积极引进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下大力气补足酒店业水平与发展需要不适应的短板。依托宗申电商产业园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促成哈尔滨银行、华夏银行落地运营。
(二)围绕培育经济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努力将潼南建设成为成渝两地间新兴的创新创业高地。
突出国家高新区升级建设。要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抓好“技术、模式、制度”三大创新,突出产业发展“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特色,围绕成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绿色发展”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总目标,努力将潼南高新区建设成为开放协同创新引领区、智能终端及智能化应用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试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加快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着力在开放式协同创新、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在培育壮大创新市场主体、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在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创新创业热潮,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在推动产城融合绿色协调、建设科技产业新城,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上下功夫。大力培育优化“创新、创业、产业、宜居、金融、制度”六大生态。
突出开放式协同创新。大力引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来潼设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各类科研组织、检验检测和科技咨询组织来潼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创业苗圃”,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活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大力推进产业大数据应用、智能化升级,扎实开展“三创新两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今后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优先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数控设备、智能装备。加强工业大数据运用,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加快智慧消防、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信访、智慧政务等方面的应用。
突出创新生态营造。优化从项目甄别到哺育上市全程孵化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大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扩大种子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大力支持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追求、生活方式、时代气息。
(三)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坚决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改革开放的实际行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折不扣不漏完成中央、市级下达的改革任务。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资监管体系。稳妥推进“三变”等“三农”领域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深化投融资改革。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开放平台,争创柠檬、蔬菜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开放主体,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巩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玫瑰、桑葚等纳入生态原产地保护范围。落实好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中央、市级政策、项目、资金落到潼南。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今年要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70%以上。认真落实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持续开展“三转四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等“七难”问题,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发展发财!
坚决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通过积极稳妥推进PPP、构建政府资本性支出的基金化模式、规范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构建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体系、利用资本市场提高政府部分资产流动性、综合利用好各类改革工具等方式,创新和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强政府性债务防控,严禁变相融资和隐性举债。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风险预警和政策效应评估。有效防范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的安全风险。面对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要有化解风险的高招,打好有准备之战、打好战略主动战。
(四)围绕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高品质推进三个农业“国字号”园区、五个“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强化质量监管,升级建设农产品检测中心,争取国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加强品牌建设,新增“三品一标”20个以上,“潼南绿”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启动建设20万吨气调保鲜冷链物流和国际柠檬交易中心。发展智慧农业,开展无人机、物联网、智能系统、循环农业应用示范,让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扩大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实施范围。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发挥产业协会作用,带动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新型经营主体300个。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持续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既有现代文明气息、又有田园风光的美丽宜居村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围绕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补齐城乡发展短板,提升城市承载力、协调性、宜居度,建设花园城市、滨江城市、田园城市。
突出规划前瞻性。启动城乡总规修编。抓好金福新区、两桥片区、大佛寺片区、火车北站、高铁南站、高速下道口等重要节点规划设计,增强“作品感”。推出一批镇、村规划实施示范。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必须坚决维护规划权威性,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注重建设精品感。推进潼荣、合潼安高速建设,建成涪江大桥,推进东升大桥、通用机场、新产业大道、火车站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竣工大佛坝堤防、城北水厂一期、老鸦山水库,推进好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做好双江航电枢纽前期工作。启动福山公园建设。建成潼南至铜梁220千伏线路。在窗口地区、重点区域提供免费WiFi。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区增绿靓化,努力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优化房地产产品结构。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成6个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建设。支持20个镇完善场镇功能,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潼南正在展开基础建设“大会战”,各级各部门务必强化项目前期策划、资金筹措、要素保障和组织领导,确保战必告捷。
强化管理品质度。深入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推进标准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将双江场镇纳入城区管理。新增停车位1000个以上,规划建设一批充电桩。持续开展城管联合执法。全面落实乡村、场镇垃圾集中收运处理。
(六)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重点在教育、卫生上持续用力,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扩大惠及面,提高共享度。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规划布局,推进“三扩两设”,统筹教师资源配置,确保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通过验收。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逐步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建设职教中心,探索与大中专院校、专业化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产业技能人才新模式。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支持社会办学,提升全链条教育质量。潼南教育虽然有欠账,但我们发展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标准丝毫不能降低、力度丝毫不能减弱,一定要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健康幸福担起责任!
推动卫生提质发展。围绕人民医院、中医院创“三甲”,培养一批名医,创建一批特色专科,提升两个医联体医疗质量。整体搬迁妇幼保健院。巩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两癌、孕优、婚检等免费服务,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是幸福之基,我们要不遗余力建设“健康潼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七)围绕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提供丰润的文化滋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完成档案馆搬迁,启动文化体育中心、“三块石”文博园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倡导全民阅读、全民健身。
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实施文明素养、文明行为、美丽潼南“三大提升行动”,开展道德培育、家风建设、志愿服务等文明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城乡传统风貌街区、传统村落保护,推动狮舞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挖掘陈抟养生、古镇古韵等文化精髓。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讲好潼南故事,让文化展现时代魅力和风采。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市场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建设双江古镇、陈抟故里等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大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引进力度,促进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八)围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办好民生实事。在办好市级民生实事基础上,计划投入25亿元,新办15件区级民生实事。一是建成金福岛湿地公园、大佛寺湿地公园、人民生态公园;二是完成毛家大坡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建设镇级农贸市场15个;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改厕5000户,新建城区标准公厕、A级旅游厕所29座;四是完成九龙山城市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城周生态屏障3公里;五是安装城镇路灯900盏以上;六是改造开放式老旧小区94个;七是完成规模化生物能源主体工程,建成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八是建设城区雨污管网47公里;九是完成中医院创“三甲”主体工程;十是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覆盖率达到95%;十一是完成人民小学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潼南中学初中部建设、39所学校运动场改造、8所农村小学食堂及教学楼建设;十二是建成大石桥水库,新建提水泵站7座、管道30公里;十三是建设国省道、县乡道、“四好农村路”580公里;十四是改造农村电网234公里,新增和改造配电变压器281台;十五是安装农村天然气管道43公里。民生之事,一诺千金。我们一定紧盯群众所需所盼,把小事当大事办,说到做到,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巩固脱贫成果。下足“绣花”功夫,紧扣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和贫困村“三率一度”要求,动态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确保识别到位、帮扶到位、脱贫到位。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用好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脱贫攻坚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坚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村施策选准产业,持续深化小额扶贫贷款,探索形成让贫困户有相对稳定收入来源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让群众高一格脱贫、快一步致富。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争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医疗及临时救助标准,关心关爱“三留守”人员。加快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新增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进一步强化治理欠薪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让农民工兄弟劳有所得。
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平安建设重心下移,聚焦社会矛盾高发、信访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和群体,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建成江北消防中队。抓实做细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促进社会平安祥和。
(九)围绕保护好潼南绿水青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建、治、管、改”并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让潼南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树立绿色思维抓发展。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大力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和新型绿色节能建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严格环保“一票否决”,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投资再大也坚决不要!
扭住突出问题抓整改。加快推进中央环保集中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接受全市环保集中督察。大力整治废气污染、餐饮油烟、工地扬尘、噪声污染。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启动涪江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确保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下大力气解决工业企业排放不达标、畜禽养殖污染、镇街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建成高新区环保产业园和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渝西环境监测中心、9个垃圾中转站。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筑牢生态屏障抓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坚决制止和处理破坏耕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完成原化工厂片区土壤修复。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植树造林4万亩,退耕还林5000亩,构筑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围绕长效机制抓监管。强化“河长制”责任落实,健全流域上中下游联防联控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增值。对环保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铁腕出重拳,对姑息纵容者坚决严肃问责。
(十)围绕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动真格、抓典型、强震慑,着力打造服务高效、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文明开放的发展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探索“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新模式,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成标准化行政服务大厅,逐步改造升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清理取消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我们一定要行简政之道、除烦苛之弊,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感受到高效、公平、便利。
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垄断行业监管,严厉查处违背市场竞争规则的行为。规范招投标管理和政府采购,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坚决取缔“红顶中介”,坚决整治各类乱收费、乱摊派行为。
优化法治环境。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严禁随意执法、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
优化社会环境。维护企业生产秩序稳定,完善警企联防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整治“两强一非”,严肃查处直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和破坏正常竞争秩序的经济犯罪行为。
优化人文环境。大力整治“吃拿卡要”,不仅“门好进、脸好看”,更要“话好听、事好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行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和项目建设“保姆式”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办事、干部跑腿。
各位代表!发展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我们要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轻松办事,让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我们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以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时事事处处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固化思维和传统观念,当工作中的实干家,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强化法治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界定政府权力清单,发挥好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做到决策符合法律规范、办事符合法律要求。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深入贯彻依法治区战略,构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提高政府公职人员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
强化作风建设。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精神,聚焦“四风”新表现,坚持不懈抓整饬,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集中精力抓实事、解难事。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机制、督查问责机制、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坚决整肃?“庸懒散慢拖瞒”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激励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政府工作人员要强化责任担当,永葆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投入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自身辛苦指数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地区发展指数,以实干实绩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强化能力建设。以广博专精为要求,与时俱进增强“八种本领”。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鼓励干部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掌握“十八般武艺”,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问计、问政、问需、问效。顺应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浪潮,提高干部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我们既要通过“三百三千”广泛集聚,又要通过“4+X”培训提升,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素养,特别是培养懂经济、善管理,熟悉现代经济、产业、科技、金融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工作队伍。
强化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既挂帅又出征。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盯紧“微权力”、铲除“微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为公共资金装上“安全锁”“防盗门”。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把“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承载美好梦想,新答卷呼唤奋斗激情。奋斗多一点,幸福就足一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支持监督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努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更加美好的潼南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