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正在采摘有机蔬菜。
本报记者李扬
我区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凭借土地平坦肥沃、水源丰沛、光照充足等优势,有着发展蔬菜种植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目标,我区注册了“潼南绿”集体商标,并通过增效、增收、增绿,构建起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从无公害到有机,“潼南绿”正在不断上演“升级大戏”。从几年前开始,眼光长远的潼南农业发展公司已经盯上了“有机”,并推出田间采摘、私人订制、专车配送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广大市民需求。
红红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彩色的辣椒……一看到这些新鲜味美的有机蔬菜,游客们立刻加入了采摘的队伍。9月2日,恰逢周末,在潼南区太安镇的朴真有机农业公司蔬菜基地里,游客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亲手采摘有机蔬菜,感受田园乐趣,体验了一把当“农夫”的快乐。
“我是从重庆主城过来的,在新闻报道上看到潼南有机蔬菜的报道,发现可以自己到田间进行采摘,加上今天正好周末,所以就和爱人一早从主城开车过来,专门来采摘有机蔬菜,体验秋收乐趣。”当日,正在朴真有机农业公司蔬菜基地里采摘蔬菜的游客王博告诉记者,一些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我晒的潼南采摘有机蔬菜图片,纷纷留言或者打电话来喊多采摘一些,帮他们也带一些回去。“潼南有机蔬菜果然名副其实。”
“我上个月采摘了50多斤蔬菜,拿回去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了,剩下的一部分留着准备自己吃。周围的邻居听说我去潼南采摘了蔬菜回来,都过来问我能不能卖点给他们,结果带回去的蔬菜基本上都被送完了。”当日,同样在朴真有机农业公司蔬菜基地采摘蔬菜的游客龚成说,这次不光是我们一家人来的,我还约了一些亲戚朋友,一共开了4个车来,都准备满载而归哦!
“有机蔬菜,相比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是最难的,有机食品认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点等环节的有关标准就有300余项。”朴真农业公司的负责人郑凌云介绍,在有机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朴真农业务工的夏先秀说,这里种菜用的都是过去的“老套路”,不喷农药,灭虫子用手捉或者诱虫板;不用化肥,用的都是猪粪、鸡粪……尽管费时又费力,但夏先秀不得不服的是,种出来的菜味道好,价格更高。
郑凌云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在主城建了8家“朴真生鲜店”,在大的商超也有专柜,在全市范围内发展了1000多家会员。朴真食品还入驻了淘宝、京东,市民在网上下单,当天即可送达。
瞄准市民对有机食品的青睐,郑凌云还开办了朴真农庄,建起农业观光大棚、餐厅等,市民可在此采摘、购买、品尝有机蔬菜,了解有机蔬菜知识等。
“从无公害到绿色,从绿色到有机,‘潼南绿’蔬菜已经升级,变‘特色’为‘精品’。”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基地,正着力推进“潼南绿”品牌建设。目前,已注册了“潼南绿”集体商标,累计认证“三品一标”316个,其中有机食品达到43个。力争到2020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保持在200个左右,有机食品认证50个左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