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的五桂镇
楠木园
景区入口
本报记者马孝义
核心提示
五桂镇高碑村近年发现1万余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如此成片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这在重庆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目前,该镇以此为基础,正极力打造重庆市金丝楠木森林公园,一期规划面积4000亩,核心景区1000亩。建成后,它将成为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度假旅游圣地。
中华大地,五岳天下盛名: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西南腹地,重庆潼南,也有五大名山,分别是:龙马山,马鞍山,罗盘山,天台山,五桂山。有道是,大有大的雄奇,小有小的秀丽,大家闺秀也好,小家碧玉也罢,可谓风光无限,各有千秋。
在重庆之西,潼南最南端,一个幅员面积不过33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00余人的边陲小镇——五桂镇,如今却要打造楠木之乡。它想以小见大,以小取胜,以四两拨千斤的恢宏气度,撬动旅游业发展。
五桂,难道它有什么独持的优势吗?
“2013年,有个苗圃老板听说这个树子叫‘楠木’,提出要花高价来购买,我们当场就把他顶了回去。楠木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怎么能够随便买卖呢?”老百姓如是说。
原来,在五桂镇高碑村有一座山,名曰五桂山。五桂山总面积约4000亩的金丝楠木园,共有金丝楠、黄楠、水楠等10000余株,其中金丝楠木就有3000余株。
正是因为有了得天独厚的野生金丝楠木优质资源,五桂镇才抓住这一契机,深思熟虑,精心策划,想做大做强做活旅游这篇文章。
五桂镇境内的五桂山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南部,距潼南城区50公里,距大足城区25公里。全山树木苍绿,四季常青。交通便捷,山间石梯千级,流水潺潺,曲径通幽。其主峰海拔近600米,南看大足,北望潼南,西视安岳,东眺铜梁。景区面积20余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60天左右。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100%。
“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早些年没有公路,通讯不发达,消息闭塞,外面的人很少进来,里面的人也少有外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里就像世外桃园。”村民说。
五桂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即已建场。虽明末被毁,但经清初重建,光绪元年扩建,场镇已初具规模。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初设五桂乡,此后建制又几经调整。1950年,潼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复置五桂乡。1958年改为五桂人民公社。1984年,再次更名为五桂乡。1994年,撤五桂乡设五桂镇。从南宋建场至今,五桂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在浩大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五桂山属地几经变更,但亘古不变的是,千万年来,它仍然屹立在潼南的南部,巍峨挺拔,雄踞一方。
从潼南城区出发,沿太安、塘坝、卧佛,在卧佛往五桂段S205线右侧,一座“金丝楠木园”的牌坊显赫立于路旁,穿过牌坊,一路蜿蜒而上,3公里后就进入了五桂山景区。
五桂山,一座近年来决定重点开发的区内名山,最大的特点是景区内有着庞大的楠木群。据技术人员测定,在五桂山楠木核心区,胸径35公分以上的便有36株,25至35公分的有83株,胸径15公分至25公分的有162株,5至15公分的有2000株,5公分以下的约有8000多株。由于本地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一株株楠木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因为五桂山地势偏僻,交通闭塞,山上植被茂盛,加之一般老百姓都不认识这个树种,所以过去很少有人关注这些树子。”村民们说。
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出名天下知。如今,成千上万株楠木让五桂山名播四方。
金丝楠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大乔木,高达数十米,树干笔直,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着灰黄色或灰褐色柔毛。观赏性极佳。
不仅如此,在楠木系列中,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更是宫廷、庙宇、家具的首选用材,且数量稀少,价格堪比黄金。
8月,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在五桂山的彭家湾、夏家湾、何家湾和竹林湾,那些生长在土埂边,陡坡上,院坝旁的高大楠木,株株枝繁叶茂、笔直挺拔、高耸云端。仅在夏家湾一个长约200米的小沟里,便生长着近千株金丝楠。在彭家院子一不足20米的田埂上,就有5棵直径在35公分以上、树干高达20余米的金丝楠,其中一棵直径竟达到63公分,需要两人才能抱住。其他大小不等,高矮各异的楠木,可谓遍地皆是。
“在潼南五桂山发现这么多、这么大、保存这样完整的野生楠木群,这在重庆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林业专家说。
“我们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楠木!刚刚解放的时候,政府就给这些大一点的树子挂了保护牌,所以我们都很珍惜它,爱护它,也不准其他人来乱砍。”附近村民说。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这些野生楠木,当地政府加大措施,对楠木建立档案,把胸径在35公分以上的大树编上号,挂上保护牌;砍掉弱树,修掉病枝,对楠木群进行较为彻底的抚育;在进入楠木群的地方设立保护牌和检查站,重点落实管护责任,严禁火源入山,确保这片珍贵资源万无一失。
除了对现有资源做好保护外,当地人蒋成友还试着人工培育金丝楠,以使国内这一物种不致枯竭。他先是从野生楠木园移栽小苗,但几乎不能成活。后经十来年反复摸索实验,模拟出类似野生楠木的小环境。选择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作为苗圃地,整地时又按比例混入营养土,采用苗床育苗。选择种子时,在野生楠木林里,以胸径20公分、树高15米、树龄200年、长势旺盛结果多的金丝楠作为母树,采集优良种子。播种时,采用搓去种子外皮,晾干后进行籽播的方法。后期管理精益求精,天冷时覆盖稻草进行保温保湿。经过这一系列的探索实践,蒋成友成功了。
目前,该园占地近20余亩,有幼苗10多万株。
可以说,金丝楠木幼苗的培育成功,不仅给试验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大的方面说,它为这一珍贵物种的延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的方面说,它将为五桂山景区楠木园今后的发展壮大创造了美好的前景。
五桂山,不少的景点和传说,又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幽访古,朝山拜佛,目睹四时之景,花开花谢;耳听古今故事,传去传来。
彭家院子。解放前,一个名叫彭洪勋的地主,当过保长,又是当地的名医,家境殷实、富裕,本是五桂长岭村人,为了子孙兴旺发达,长续久远,他选择了搬家。一个名叫高碑村狮子岩的地方,此地背靠狮子嘴,前临悬崖绝壁,只有一条小路可通达,地势险要,在匪患严重的当时,无疑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而且山头森林茂盛,楠木众多,不仅气候宜人,附近更有片片良田,不愧是居家的好地方。彭洪勋买下这处地块和附近的良田,在此建造一个院落,久而久之,这地方便称为彭家院子。
彭家院子占地5000余平方米,房屋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三合院的格局,屋前山清水秀,视野开阔。院子正面建五间房屋,左右厢房尽量外延,各自形成两个天井。院子又造三道朝门,美观大方,还能防匪防盗。
如今的院落虽然年久失修,略显破落,但观其概貌,仍不失当年辉煌大气。
五垒石。由五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大石头组成,分布在2000余平方米范围的斜坡上面,各自独立成堆,突兀的巨石上,黄葛古树盘根错节,高矮不一的杂树灌木荆刺丛生,四周林木掩隐,遮天蔽日,树荫中一条公路穿越而过。其中一块石头的下面,建有一座简陋小庙,塑了几尊菩萨,附近村民常年来此烧钱化纸,络绎不绝。规划中的五户森林人家紧挨此处。
小寺院。又名寨子坡,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此地异峰突起,万丈悬崖陡峭壁立,一条小路蜿蜒曲折,从山脚至山顶,葱笼的植被将小径覆盖得几乎不见踪影。山顶地势平坦,四周用条石砌了城墙,在上下山的进出处建有一寨门。早年间山下村民为躲避土匪抢劫,不少男人携妻带子,前往山上居住。山顶土地肥沃,适于耕作,并有甘甜清泉,常年不涸。后来建起一座小庙,当地人称为小寺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集体开辟出一个果园,现在仍有人承包,依然种植各种果树。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灌溉及人畜饮水有了保障,因此园子通常硕果累累,年年丰收。
太公石。商末周初,传说姜子牙途经此地,但见周围云海茫茫,天空霞光万道,微风起处,云波涌动,唯山顶露出于云海之上,仿佛茫茫大海中的一座仙岛。姜子牙遂停下脚步,盘腿而坐,抽出随身携带的渔杆,一边观景,一边垂钓。
后来,这里就留下姜子牙垂钓的身影,随着历史的演进,一块巨石经过多少年日晒雨淋,长期风化后,显现出姜子牙垂钓时的本真面貌。头上那顶斗笠,厚重浑圆,直径足有4米,二十多年前,还有人攀爬上去,站在斗笠上,远远可看见卧佛镇吉星寺。更为奇特的是,在此处100米开外,另有一座小山,其形状极像鱼线上的一粒浮头,当地人称浮头山。十多年前,姜子牙头上的斗笠被大风吹跑,滚落到附近山下,唯独还剩一块兀立在山巅的石头,远远望去,就如一尊无头的雕像。
千佛岩。又叫穿心岩。在一面石壁上,雕刻着1000多尊菩萨,菩萨神态各异,衣纹服饰线条流畅,雕工精美。此处建有一座寺庙,常年香火不断。而奇特的是,就在石岩下面不远处有一个岩洞,洞口连一个人都不能出入,可是洞口处有块石头,哪怕大风吹动或人为用力,这石头都会移动,然而多少年来,那石头并没跌落。似风雨飘摇,却稳如泰山。
新观音。据说一百多年前,在四川的安岳县,有一个地主,六十岁时,才喜得一子,可在儿子两岁的时候,突然生病,而且病得很厉害,八方求医,都无效果。眼看儿子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地主急得六神无主。这时,家里的长工对他说,在五桂狮子山一带,有一个名医,采用当地的草药医治过不少病人。情急的地主就朝五桂方向走了一天一夜,终于打听到名医的住处,原来这位名医竟住在狮子山的一个岩洞里,洞内陈设简单,一床一灶而已。这位名医看上去衣衫褴褛,却又不失仙风道骨。
去到地主家后,名医并未切脉处方,只从长袖里取了一块状如树疙瘩的药材,在一碗凉水里磨了几转,吹了几口气,让地主的儿子喝下,半个时辰不到,儿子睁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病就痊愈了。地主惊叹不已,疑是仙人,立即叫人端出大盘银子相谢,不料名医当时只向地主要了一顶帽子、一件蓑衣和一匹叶子烟。尔后对地主说,你若真要谢我,日后你再来找我,在看见有帽子、蓑衣和叶子烟的地方给我修个房子,让我有一所住处。说完转身就走了。
数月后,地主朝着五桂狮子山方向再去找那位名医,途中走累了,就坐下来歇息,不料疲乏中打了个小盹,转眼醒来,却见身边放着一件蓑衣,蓑衣上面扣着一顶帽子,揭开帽子,正好有一匹叶子烟。
地主甚为诧异,恍若隔世感觉。于是不敢怠慢,马上回家取出银两,在当地请来工匠,取石购树,加班加点,花了近半年时间,在路边修了一座庙子,这就是现在的新观音。
历史归历史,传说是传说。厚重的人文地理,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云蒸霞蔚的五桂山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森林,甘甜的泉水,青葱的田畴……美丽的自然景观,孕育出五桂山丰富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各种植物和名贵药材在漫山遍野中生长、发育。
松树、柳树、柏树、桉树、香樟、楠木、棕树、茶树,这是常见的林木;柑橘、柚子、柠檬、梨树、李树、枇杷、核桃,这是寻常百姓家种的果树。罗汉竹、水竹、斑竹、楠竹,这是栽植于房前屋后的翠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居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依然那样志趣高雅,与自然和谐共存,相辅相成。
在深山腹地,灌木丛下,无数名贵的药材俯拾皆是。柴胡、黄连、麦冬、半夏、黄精、女贞子、金钱草、夏枯草、益母草、紫苏、陈皮、马蹄草、鱼腥草、杜仲等等,遍布山间,四季皆有收获。
黄鼠狼、野兔、野猫、杜鹃、喜鹊、猫头鹰、斑鸠、啄木鸟、画眉、布谷鸟、白鹤,这些野生动物或在林间走动、跳跃,或在天空翱翔。农家稻田里的水生动物如草鱼、鲫鱼、鲤鱼、花鲢、白鲢、乌鱼、黄鳝、泥鳅等,在稻香鱼肥时节,到处洋溢着农家人丰收的喜悦。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植物、动物、药材,可谓应有尽有。飞鸟的天堂,动植物的乐土,这里,都有它们赖以生存的美好世界。
五桂山,这座孕育着勃勃生机的大山,千百年来掩埋在崇山峻岭之中,不被人知晓,不被人重视。如今,特别是上万株楠木的新发现,给它的头顶戴上了一道美丽的光环,是楠木这一珍贵的物种,让它名扬天下,传播四方。相信不久的将来,五桂山,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楠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