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谭春兰通讯员何俊)“没想到在重庆老家就能拿到四川的司法救助款,省去了我来回跑的工夫,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领到司法救助金的杨晓华激动地说。
杨晓华是潼南人,是案件申请人蔡某的妻子。蔡某一直在四川省德阳市务工,在一起交通肇事中受伤致残,现仍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由于家庭困难、急需治疗,就向当地检察机关申请司法救助。因在潼南老家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杨晓华不便到德阳检察机关阐述困境,因此其司法救助金一直未能发放。
区检察院在了解到蔡某这一困难后,积极与德阳检察机关进行沟通,采取远程协助的方式帮助杨晓华与案件地检察院交流。该院还为其制作了调查笔录,将其家庭情况等资料一并寄往当地检察院,为展开司法救助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案件所在地检察院为蔡某发放救助金1.5万元。
我区是劳务输出的大区,每年都有蔡某这种异地申请司法救助的情况。为了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区检察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群众申请异地司法救助提供司法服务。该院专门开通QQ群、微信群,为需要申请异地司法救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该院还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区内申请异地司法救助的情况,建立专门的异地申请司法救助台账和工作机制,以最快速度为当事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