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经济总第56期 >2017-09-28编印

退伍军人蒋春林修道路,引产业,带领村民奔富路
新田村有个好支书
本报记者 周冰娥
刊发日期:2017-09-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春林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

蒋春林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


  

  “多亏了蒋支书给我支招,教我养羊,如今的生活一天强过一天,越过越红火啦!”“蒋支书还不是支书的时候,就为全村发展操碎了心,带领全村修路、致富,是大伙儿心中的好支书。”近日,走进玉溪镇新田村,记者常常从村民口中听到类似的话,“蒋支书”是谁?为何村民都对他赞不绝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了解了其中的故事。

誓将“穷山沟”变成“金窝窝”

  “蒋支书”名叫蒋春林,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部队多次荣立三等功,2012年退伍。也正是这一年,他的一个决定与乡亲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乡祭祖看到家乡的发展情况后,我决定留在农村,希望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够帮助家乡发展。”蒋春林介绍道,新田村与四川遂宁市连界,距潼南60多公里,坡陡、沟窄、地贫、缺水,是玉溪镇典型的贫困村。当他看到泥泞的小路、杂草丛生的耕地、了无生机的村庄时,他的心揪成一团,想着一定要留下来,拼一拼、搏一搏,改变这落后的面貌,将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人人向往的“金窝窝”。
  蒋春林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跑到农村去,脑壳遭铁打了哇!”“儿子,你当兵这十来年我们就聚少离多,我和你爸都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如今你退伍了,就不要去乡头,陪在我们身边好不好?”蒋春林一家早就在城头买了房子和门面,战友们也三番五次给他介绍工作,可都被他一一拒绝。
  “新田村不变为让人人向往的‘金窝窝’,我一辈子也不甘心!”蒋春林耐心劝说父母后,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了新田村,立志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带领大家搞养殖 村民过上好日子

  蒋春林的决定,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欢迎,让他担任新田村支部书记助理,协助村两委班子。
  “想要大家信任我,我必须从自我做起,给村民树立致富的榜样。”新田村80%的土地杂草丛生,蒋春林见到漫山遍野的荒草,自掏腰包买了二十头肉羊喂养。“当时羊肉市场行情不错,发展养羊完全是因地制宜。”
  蒋春林白天放牧,晚上便有计划地走院入户串门,与村民们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大家都是想致富的、有干劲的,缺少的是一个可靠的‘门路’,一个助他们致富的好项目。”蒋春林了解情况后,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对策,鼓励村民搞养殖。
  “村里的青壮年十个有九个跑到外地务工,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养殖业不太操心,比较适合他们。”为了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蒋春林还免费将自己的羊子给村民养,村民把羊养肥出售后,再给他本钱。这一举动,带动了大批村民发展养羊,诸如养鸡鸭之类的村民更是无数,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
  “今年我家修起了新房,还养了60头肉羊,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这样的好日子。”村民陈海英说,多亏了蒋支书的“支招”。
  “我搞了50亩的稻田鱼,年产值有8万余元。”在蒋春林的号召下,蒋中强流转土地50亩发展稻田养鱼,不仅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就业。
  在新田村像陈海英、蒋中强这样通过发展养殖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

修好致富路 产业更兴旺

  “要得富,先修路。”2012年以前,新田村没有一条正式通往镇上的公路,村民出门只能步行,农产品也卖不出去。
  2012年蒋林春号召村民与他一起修建毛坯路。“村民们都知道想致富先修路,都愿意出劳力,并积极支持。”蒋春林介绍说,他与村两委班子协商,确定这条毛坯路先从新田村10社修到9社,总长2公里。在协商土地的时候,大多数村民都支持,也有极少数村民珍惜土地的金贵,不愿意拿出来修公路。
  “遇到这样的村民,我用两份土换他的一份土。”蒋春林说,也有很多人全力支持村里修路,比如9社现年72岁的老人罗绍光非常支持修路,她说,“只要把路修好,我出田出地都同意”。
  农忙忙农活,农闲齐修路。村民们干劲十足,道路一点点变宽,一点点变长。2015年在区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不仅蒋春林带领村民修建的毛坯路全部被硬化,还新修了泥结碎石路15公里、水泥公路2公里。
  “雨天趟稀泥,晴天满身灰。”村民高智勇说,以前是狭窄的小泥路,天晴的时候,风一吹满身是灰,雨天就算穿筒靴,满身也是稀泥,卖东西要肩挑背扛走一个小时,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出行很方便。
  路通了,蒋春林和村两委班子协商,又开始大力招商引资,招来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如今新田村共计流转土地1191亩,发展花椒、蔬菜、渔业、山羊养殖等扶贫产业4个,每年土地流转收益就有20.5万元,其中贫困户收益近8万元,带动30名贫困户在本村实现“零距离”就业。
  “蒋支书是位好支书!”贫困户全学强在蒋春林的帮助下,成为村里的清洁工,谈及蒋春林,他是相当佩服:“蒋支书是个实干家,经常为了村里的大小事,起早贪黑,哪家要是有困难,找上他,他二话不说就来帮你,人特别实在。”
  “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样的好事情,以前敢都不敢想,多亏了蒋支书他们的努力。”“蒋支书来了的这几年,新田村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小泥路变成宽大的柏油路,杂草丛生的耕地上种上了花椒树、山地蔬菜等农作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常听到类似的话语。
  “近年来,村里的进步不小,但离目标中的‘金窝窝’还有一定距离,我不能松气,还需再接再厉,带领全村增收致富。”蒋春林表示,不带领大伙儿致富,他绝不回城。
  2016年蒋春林被当地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员,今年6月,他全票通过当选为新田村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