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53期 >2017-09-26编印

曾庆桂:敢拼敢闯逐梦高原
本报记者 谭春兰
刊发日期:2017-09-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拉萨开发区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拉萨开发区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曾庆桂与员工一起研究工作。

曾庆桂与员工一起研究工作。

曾庆桂和员工交流,了解生产运输情况。

曾庆桂和员工交流,了解生产运输情况。

曾庆桂(右)在办公。

曾庆桂(右)在办公。


  

  人物简介:曾庆桂,男,现年57岁,潼南桂林人,现任西藏拉萨开发区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西藏潼南商会秘书长。
  创业经历:1980年在西藏边防七团服役3年;1985年在藏从事建筑行业;1999年入股堆龙东嘎水泥厂;2005年在藏成立拉萨开发区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收购高混有限公司至今。
  他是一个逐梦高原32年的潼南汉子。年轻时曾在边防部队服役,退役后回到家乡务农,却不甘以农活为生,怀揣着创业梦想,他选择背井离乡,独自一人来到西藏,从最艰苦的工作做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西藏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就是曾庆桂——西藏拉萨市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西藏潼南商会秘书长。
  “年轻时创业就像打游击战,没有资金、技术、人脉关系支持,靠的就是一股不怕困难,敢拼敢闯的劲去打拼,如今企业慢慢发展壮大,其经营发展更像是打一场持久战,需要以更高的要求、更长远的眼光去对待,企业越发展,我们身上的社会责任就越重。”这是曾庆桂进藏32年的创业心得。

为了逐梦 毅然选择再次进藏

  曾庆桂,1960年出生在潼南桂林,1983年在西藏边防七团退役后,便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干了两年农活,为改变生活现状,让家人过得更好,曾庆桂萌生了外出去西藏打工的想法。
  “中国有那么多座城市,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条件艰苦的西藏?”得知曾庆桂想再次入藏,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正是因为那里条件艰苦,比较落后,但是国家大力支持,全国援建给西藏带来了生机活力,在西藏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曾庆桂说。
  “人总得有梦想有追求,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随遇而安,只有坚定信念,敢想肯干,才能趟出一条路来。”曾庆桂说,如今回想当初毅然决定选择进藏创业是正确的。
  1985年,再次进藏,曾庆桂来到了平均海拔3650米,素有“日光城”美誉的拉萨。初到拉萨,高海拔带来强烈的高原反应,使曾庆桂身心都受到极大考验。
  “当时来拉萨,我的高原反应很严重,整天头昏脑胀,但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能不顾一切,克服困难向前冲。”曾庆桂说起高原反应,虽然30多年过去了,但至今只要进出西藏,自己都还有高原反应,家里、办公室随时都准备了便携式吸氧机或氧气罐。他说,每当高原反应时,吸吸氧,克服克服就过去了,只要心里有梦想,什么困难都不是事儿。

高原觅商机 从打工仔变身公司老总

  “那时人年轻,吃什么苦我都不怕,我提过灰桶、卖过菜、开个小卖部,只要能挣得到钱,但违法乱纪的事儿我绝不干。”曾庆桂回忆说,入藏后,由于缺乏技术,他几乎尝遍了各种又苦又累的工作,当时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要多赚钱养家。
  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曾庆桂发现,在这片不断崛起的辽阔高原上,处处充满着机遇,经过几年打拼,他家里经济状况明显改善,90年代初,他的发展观念有所转变。看到当时西藏各种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他从这其中又寻觅到了商机。
  1993年,他开始承包修桥补路这样的小项目;1994年开始双包工程建设;1999年就进入东嘎水泥厂,投资成为公司一名股东。2004年,曾庆桂入股的水泥厂与一家建材公司和一家国有企业合股,成立了商业混凝土公司,可这看似大好的发展前景,实则暗潮涌动。就在商混公司面临困难快要倒闭的时候,曾庆桂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购商混公司。
  “当时收购资金有缺口,全靠在藏的老乡朋友帮衬,公司有今天离不开这一群潼南的好老乡。”曾庆桂回忆说,自己在藏创业,每当有困难,这群在藏的潼南老乡就互帮互助,大家都竭力筹资,才让他度过难关。2005年,曾庆桂正式在藏成立拉萨开发区望果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恪守信誉至上 把公司做好做大做强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这是曾庆桂多年经营公司恪守的原则,在他的办公室里,这10字箴言赫然醒目。
  见到曾庆桂时,他正和企业高管一起商量公司整体搬迁的相关事宜,言谈间他总是笑容可掬,和气谦逊,57岁的他仍然意气风发,充满干劲儿。
  为了做好混凝土行业,曾庆桂接手商混公司后,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并且高薪聘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了技术支持,公司也渐渐地步入正轨。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开发,曾庆桂也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商混公司得到越来越多建筑商的信赖。公司的年产能也从当初不到4万方,增加到如今近50万方,产值近2亿元,每年税收贡献近1000万元,成为拉萨20多家同行业中第一交税大户,在行业中口碑、信誉度很好。
  “曾总的公司‘先做人,后做事’‘恪守信誉至上’的企业文化深深打动了我,他们把客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跟这样的公司合作我放心。”公司多年的合作商这样评价说。
  在商品混凝土管理方面,曾庆桂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四个字:胆大心细。首先,要大胆放权,让员工放开手脚干,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公司才能做大做强。其次,由于商混行业对于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极高,生产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心细。“除了在培训和日常工作中不断宣贯安全责任意识,公司在泵车和搅拌车上都装有GPS,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可以随时监控到车辆的行驶路线与速度,保证司机安全驾驶,不违规、不超速。”曾庆桂介绍说。
  提及公司本来办得很好了,为何还要整体搬迁至工业园?曾庆桂说,不能随遇而安,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把公司规模做大做强,产品越做越精,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下一步,公司完成整体搬迁后,将更新原有的生产线,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还将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公司做好做大做强。”他说。

立业更立德 乐善好施报桑梓

  “曾大哥,人好,重情重义,还是个热心人,每当潼南老乡有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助,所以商会成立,我们都推举他担任秘书长。”和曾庆桂一起来藏干事多年的李小荣说。
  在曾庆桂的朋友眼里,他是个热心公益事业和富有扶危济困美德的大好人。事业的壮大,个人财富的积累,他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困苦,需要救助的父老乡亲,凡哪个村庄修桥补路,建设文化娱乐健身场所,一些村民因病、因伤、因灾造成急难、贫困学生上学,只要有求于他,或水泥、电杆,或现金、衣物,他都会慷慨解囊,乐施援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每年都会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具体数目因时间跨度太长,已无法准确统计,仅初步估算就支出上百万元。他的奉献,为许多村民解了燃眉之急。
  曾庆桂的高尚品德同时还体现在对潼南老乡员工的帮助上。“曾总很大气,为人处事好,对员工总是很和气,对我们这些老乡更是倍加照顾。”公司员工伍村林说,他是潼南桂林人,大学毕业后,经村民介绍就一直在曾庆桂的公司打工。考虑到年轻人初出社会要娶妻生子,还要买房等经济压力大,为了照顾老乡,曾庆桂除每月发给员工1万多元工资外,还鼓励员工用积蓄买混凝土泵车入股,年终分红。如今伍村林年工资10多万元,每年分红10多万元。
  “我是土生土长的潼南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更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多为家乡做点事。”几十年的创业经历使得曾庆桂更加懂得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担任商会秘书长后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能通过潼南商会平台,为家乡人民、家乡建设多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