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党的市和县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同时要求“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巡察工作作为区县党委的主体责任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了明确。
随即,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对区县如何开展巡察工作进行了配套设计。巡察作为巡视这一全面从严治党利剑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与巡视可说是一脉相承。作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巡察是市县党委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必须做到有利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巡察是政治监督,必须有利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一针见血指出了巡视的目的是加强党内监督,做到全面从严治党,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始终保持政治巡察这一核心和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政治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目的,加强党的建设是根本途径,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全方位、多角度解析了巡视的政治属性。巡察作为巡视的继承和发展,对巡视的要求理所当然也是对巡察的要求,对巡视的标准毋容置疑也是对巡察的标准。抓好巡察工作必须从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要求出发,准确把握巡察的政治定位,围绕基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巡察监督,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要把讲政治放在巡察监督的首位,把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作为巡察监督的重中之重,注重检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是否维护党章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是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分析和研判形势,布置和落实任务,创新和改进方法,用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向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要把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作为巡察监督的标尺,旗帜鲜明讲政治,将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抓好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对标对表,检查是否量体裁衣、量身定做。
巡察是纪律监督,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巡察是党内监督的完善和补充,是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的升华和锻造,继承了纪委执纪的严肃性,发扬了党委领导的权威性,巡察情况和整改情况必须报市县党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规格之高难以超越,因而具有更高的高度、更强的力度、更准的精度。巡察工作围绕的是“六大纪律”,紧扣的是“四个着力”,参照的是党章和党规党纪,是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纪律规定的专项检查和集中监督,是执政党推动历史社会发展针对自身管辖范围党组织及人员所制定的一系列的规范、约束言行的标准的检阅,必须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改革发展。除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纪律外,还要把加强干部管理的组织纪律、体现行政效能的工作纪律、保持良好形象的廉洁纪律、维系干群纽带的群众纪律、拥有良好情怀的生活纪律纳入巡察监督的范畴,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忧国忧民、正人正己。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巡察中监督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着力发现违规选人用人、大肆挥霍浪费、借权谋取私利、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八项规定等问题,通过找偏差、找失误,打草惊蛇,敲山震虎,高悬反腐利剑,发挥震慑作用。
巡察是作风监督,必须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十八大以来,巡视成果有目共睹,受到了国际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备受瞩目和期待。党内监督要实现全覆盖,必须将巡视下沉一级,通过巡察打通最后一公里,织密天网,连接地气,不留空白,不留死穴。作为基层普通党员干部、基层普通人民群众,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管理治理国家的政党是否把民族大义和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模范带头执行路线方针政策,领唱“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最贴切的感受就是获得感,生存权、发展权这些最基本的权利得到保障,通过个人拥有的形式提升幸福指数;最现实的感受就是管理人民的人接受谁的管理、监督人民的人接受谁的监督,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国理政,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兑现承诺,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基层就是基础,越接近基层,越面对现实,越在乎享受,享受改革成果,享受政策福利,享受文化生活,满足经济上、精神上的追求,这是千百年来作为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巡察监督的要义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干劲、创造财富的过程,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欢声笑语、健康长寿的惬意生活,回应社会关切和人民期盼。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巡察,要侧重解决“处事不公平、履职不廉洁、作风不民主、行为不守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作风监督,着力解决庸懒散拖等行政不作为,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巡察是群众监督,必须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巡察监督面向基层紧贴实际,必须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握差异性、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在巡察监督过程中,巡察组要把握实情、掌握实据,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基层、服务大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层党组织的稳定,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市县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和管辖的基层党支部了解党的政策、执行党的决议,理应熟悉基层工作、熟悉群众工作,必须坚持双重组织生活会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必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基层党支部的很多党员来自基层、来自农村,受知识、阅历、经历、性格等因素影响,发挥党员作用既需要群众监督,更需要自我监督,通过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巡察监督的一线逐步延伸到了村社院坝、田间地头,要把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败坏党的形象,执法不公、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以权谋私、雁过拔毛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以及贪污、截留、挪用,套取惠民资金、涉农补贴等“微腐败”问题列为重中之重,坚持摸实情、报实数、求实效。要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延伸巡察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采取印证式、点穴式、调研式等方式开展专项巡察,抓好巡察实现巡视工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