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46期 >2017-09-15编印

李正雄:创业没有平坦大道
本报记者 王鹏
刊发日期:2017-09-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李正雄在销售大楼门前接受采访。

李正雄在销售大楼门前接受采访。

李正雄讲述创业故事。

李正雄讲述创业故事。

李正雄接待客商。

李正雄接待客商。

李正雄察看家具生产情况。

李正雄察看家具生产情况。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潼南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不断激发,涌现出大批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从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工商联、潼南日报社联合推出“创新创业潼南人”系列宣传报道,旨在通过对在潼投资创业和潼南籍在外成功企业家的宣传,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人士投资兴业,为潼南“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做出积极贡献,推动潼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到四川成都采访潼商时,记者遇到了这样一位创业者,他叫李正雄,目前是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重庆商会副会长,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副会长,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正雄出生于五桂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便离开家乡到成都上大学,从此他便留在了成都。李正雄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乡镇企业做销售,不甘平凡的他,毅然选择辞职,靠自己的双手与意志,艰苦创业、努力创新,终于取得成功。至今,他到成都打拼已有24个年头,在这段漫漫人生路上,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倾听李正雄的创业故事吧。

初创业失败 债主盈门不气馁

  李正雄以及同他携手创业的妻子黄丽琼,都是1995年毕业的大学生。这在潼南成功的企业家中算是凤毛麟角。
  采访在李正雄的办公室进行。这间超过50平米的办公室,方正而简约。主色调是厚重的黑胡桃色,间有浅黄的墙面。同样大而方正的董事长办公桌,对面是一个大大的书橱。书橱的下两层摆放着整齐的书籍,顶层的左边是林立的奖杯,右边是30厘米高的毛泽东金身立像。董事长办公桌的右边是真皮沙发与茶几组合的接待席位,左边是一套六棱形的会议桌,公司的一些重要会议应该就在这里召开。在这样的一个办公环境里来倾听李正雄的办公家具创业故事,可谓是情景合一。
  相谈正欢的时候,一位女士推门而至。经李正雄介绍,这位气质坚毅而高雅的女士就是他的爱妻,同时也是他创业路上的伙伴之一——黄利琼。记者注意到,李正雄办公室书橱上的小相框中有他们甜蜜的合影照,真可谓伉俪情深。
  “我们是高中同学,读大学时分开了,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成都。”谈到自己的妻子,李正雄至今似乎还有几分愧意。毕业后,李正雄想留在成都创业。而那时候大学毕业还是包分配的,黄利琼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重庆可以进入国家干部序列的机会,随他来到了成都,跟他一起打拼,两人开办了一个小家具厂。
  李正雄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的家具厂都是老公做木匠,老婆做漆匠,而自己和妻子既不是木匠也不是漆匠,对家具生产一无所知,再加上初到成都打拼,根本就没有销售渠道,创业初期就遇到了瓶颈。
  “没多久就开始亏本,连续几年不盈利,好几个年关口子,都遭遇了债主盈门的心酸。”李正雄说,债主催债时,他不拒接电话,也不拒绝见面,甚至陪着笑脸听别人骂。“创业头年就做了个负债老板,那滋味,简直不提了,丢人丢到姥姥家。”李正雄自嘲地笑称,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当还是起到一定作用,至少让债主们看到了自己诚信的一面。

再创业把握机遇 铿锵踏响“三步踩”

  成都新都区的新繁镇,是国内成型较早的家具生产基地。但李正雄夫妻俩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规模性的企业较少,行业还是以作坊居多。数年后,政府开始引导家具产业园建设,这里开始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在这变化中,李正雄走出了自主创业历程中的“三步踩”。
  “三步踩”本是原地回旋的舞曲,而李正雄踩出的却是事业的不断跨越,勇攀高峰。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时段我仿佛和‘3’这个数字结缘。帮扶我起步的是三个人,一个爱人,两位恩人。助推我创业大步向前的也是三个人,两位书记和一位知己。”李正雄掰着指头,如数家珍。正是他们增添了李正雄人生与事业的精彩。
  一个爱人,当然是指黄利琼。两位恩人,说的是当时省石油管理局的两位领导。或许是天道酬勤,李正雄在推销办公家具的过程中,与省石油管理局的一位领导成为了忘年之交,情同父子。这位领导说:“正雄,你聪明老实能干,又是大学生,应该办个有点规模的企业,不要怕困难,有什么问题我来想办法。”
  “当时我就吓一跳,小作坊运作起来都举步维艰的,哪来的钱办家具厂哟。”惶恐不安中,这位石油局领导了解到李正雄的困难,很快联系了一位好友,两人一起拿出多年的积蓄资助李正雄。
  看到两位领导如此热心助他,李正雄不再犹豫,在他眼中,敢做才能有所收获。就这样,在那位老前辈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和妻子总共借了十六万五千块钱,在成都新都区的家具生产基地新繁镇,稀里糊涂地办起了家具厂。
  “当时租的一个养鸡场当工厂,条件很简陋。”黄利琼回忆道,“在那之前我从没见过苍蝇屎是什么样子,但是在那里可以看到满地满桌子都有,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这些问题都没有难倒李正雄,很快,家具厂出了成品。
  李正雄又当起了推销员,到成都各地搞推销。黄利琼经常天不亮送他到车站,傍晚在家门口望他回来,都快站成了“望夫石”。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读大学的时候李正雄是学生会主席,有一定的人脉基础,很快他就获得了一部分订单,仅母校一次就和他签订了20万元的合同。2000年新年的曙光里,李正雄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模样。
  转眼间就到了2003年,李正雄的家具厂在成都非民用家具界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家具厂规模小、实力弱,遇到大单子总是让李正雄捉襟见肘,迁建新厂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因为积蓄不多,李正雄准备到镇外郊区买一些便宜点的地建设新厂。恰恰这个时段,新繁镇党委一位分管领导打来了电话:“正雄,听说你在外面买地建厂?不用那么麻烦,我们这里正好有20多亩地,价格不贵,你买去建厂正合适。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先交一部分定金,把厂子建起来才是关键。”这位镇党委领导的话犹如天籁之音,李正雄再一次觉得幸运之神站在了自己这边。
  很快新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李正雄成立了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
  然而很快,李正雄又开始为资金发愁。2007年,新繁镇规划了家具产业园,土地很快就卖得差不多了。而又是在镇委一位主要领导的帮助下,李正雄咬牙东拼西凑筹集了1000多万元,在这里购买了100亩地,扩建新的家具基地。
  “这100亩地叫做列维土路88号,新的家具生产基地就坐落于此。”2011年,新生产基地盛大开业,李正雄邀请了许多家具同行前来参观,打出了“酒店家具”的名片。事实上,新基地的建成,让李正雄在专业家具领域有了话语权。
  而李正雄口中那位知己,其实是潼南商会的副会长,鄢总,一位年销售30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的负责人。这位兄长让他最受益的一句话就是:“正雄,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大胆去做。”这话给了李正雄很多启发。
  在这位知己的帮助下,李正雄收购了一个钢制家具厂,使整个公司具备板式、实木、软体、钢制家具制造能力,形成了比较强大的综合配套能力。

借助政策东风 期待未来做得更好

  “能从一个小的手工作坊到一个相对正规的生产厂,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借助了政策的东风。”李正雄对记者说,“新繁这个地方,有老一辈的家具人打下的基础,有政府的扶持,这对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李正雄说,现在提到新繁,自然想到家具。但凡西南片区的商家要来看家具,都会到新繁来转转。只要商家来到新繁,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留住他。
  “家园强大了,我们也不能丢了脸。”李正雄说,要留住商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质量管控、产品制造、设计研发,以及成本控制,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轻视。而且作为一个实体企业,要想抢占市场,还得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网络。
  “仅仅一个方面的投入肯定不够,有生产基地的配套,还得有营销团队的跟上,另外完善的营销体系和营销网络。对一个实体企业来说,在整个过程里面,哪一个环节都是不能掉链子的。”据李正雄介绍,他的公司现已拥有8家直营销售子公司及4个专业家具生产厂,成为整个新繁地区规模最大的办公酒店家具生产企业。借着政策东风发展强大,照理说已经很值得骄傲了。但他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广阔。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20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年纪还不大,企业的很多员工也还很年轻。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还会更好,企业还能做得更大、更强。”李正雄信心满满地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富裕是不踏实的,公司应当成为一个共享平台,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也能共同进步,实现平台共享、反哺社会的宗旨,从而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记者手记
  一个人能走多远,靠的不是双脚而是志向,一个人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躯而是意志,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不懈的坚持与付出,李正雄用20余年的光阴,白手起家,从点滴做起,以打拼的闯劲、担当的品格、创新的精神,最终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