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18期 >2017-08-07编印

礼佛伟岸金仙
刊发日期:2017-08-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张渝扬
  丁酉仲春,和几位外地来潼的文友,步出潼城,沿滨江路,过小桥湾,从东门进入大佛寺景区,上得一处地势颇高的定明山头,只见几丛杂树依山而生,点缀着翠绿的阔叶,在清澄的蓝天下,疏朗可爱。放眼望去,大佛湾尽收眼底,金福大桥下,是蜿蜒的涪江洁流。好一片丹山碧水,如烟如霞的秀色春光。
  在青草漫径的便道上走着,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衣襟,不时驻足远眺,边走边频频回头呼唤文友,来到定明山北麓山巅,那恢宏壮观的潼南大佛古刹,那七檐佛阁中覆护着的八丈金仙,令人顶礼膜拜的弥勒坐佛,不由让人心生敬畏。
  依山顺势而建的七檐佛阁,通高30余米,叠垒七层,柱枋相受,不用一钉一栓;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尽覆琉璃,巍峨凝重,壮观恢宏,经历风雨800多年仍讫立于涪江边,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奇观,而且还是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有涪江“石宝寨”之称。
  这涪江“石宝寨”下覆护着的弥勒坐佛,于唐代佛家凿佛首,宋代道家凿佛身,是佛道二家历时300年共同协作创造的我国第一大金佛。不愧为西南名寺,实为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国内外,引来各地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烧香拜佛。
  五次重装金身潼南大佛早在明清时就已如雷贯耳了。当我的目光进入眼前这座唐首宋身的弥勒坐佛时,不禁为眼前这座金山似的百尺摩岩造像所倾倒,目之所及,真是云飘碧空,绿溢幽径,寺庙巍峨,丹岩叠翠,鉴亭摇肩,山水奇秀,风光旖旎,真乃禅林净土,人间仙景。
  灵鹫岭前聚霞彩,嵯峨丹璧集祥云。漫步在这依山傍水、连峦拥秀,曲径通幽的丹山碧水间,真是一步一景,景随步变;一步一奇,步随景异,移步换景,令人忘返。
  在这无所不神,无所不奇的大佛湾内倘佯,漫步其中,既惊讶于大佛寺之雄,“醉翁亭”之丽;又惊异于“顶天佛字”之奇,“翠屏秋月”之美,亦惊叹于“黄罗帐”之秘,“海潮音”之妙,更惊奇于那“云岩飞霞”之秀,“鹰蛙石”之险,“百仙岩”之神……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在距大像阁右侧25米处,有一摩岩而凿的大佛洞,洞中有36级宽大石磴,宛若36根琴弦。这就是被誉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奇妙的是,其中4—10级石磴,回音特别清越宏亮,犹如槌击偏钟,故又称“七步弹琴”,亦称“无弦石琴”。
  欲听”无弦石琴”天籁之音,要爬上前面36级台阶。老祖宗用各种方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磨砺,不可一蹴而就。风景总在绝险处。
  大佛寺大门外有座鉴亭,频临涪江,如贵阳甲秀楼一样,玲珑剔透,文采可观,遍生琪花瑶草。当登临高达30米的大佛阁,极目远眺,大有“萧寺遥藏白云顶,仰观万仞排嶙峋”之概,顿感大佛寺蕴藏着一种生命的原创力,彰显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坚韧。
  金佛雕刻精致。山上树木成林,一片翠绿,山下涪江洁流,鱼舟逐波。鉴亭碧水。片尘不染,莲花广场白云悠悠,大佛公园鸣鸟声声,乘兴登上鉴亭,只觉神清气爽,尘虑全消。
  水静影现,心静性显。在空灵的禅林,沿着佛的足迹,大佛寺的信男信女或能顿悟到禅意的清新明性,又或能去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透过春日的阳光,在和煦的春风中,感到这神圣宇宙之辽阔、广博,触摸着那精美的石刻雕像和禅林山门,犹如去阅读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史书,实在令人感到奥妙,感到博大,感到精深。
  面对丹山碧水,茫茫天际,在千年站立不变的摩崖石佛面前,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禅林静心,洗去尘念。今天再游大佛名刹,跪拜八丈金身,登上鉴亭,不觉白驹过隙,岁月磨砺,时间淘洗,人生苦短。那些陈年往事沉淀在记忆深处,成了人生的压舱石。每当心浮气躁,意难平静的时候,想想那沉寂千年的摩崖石像,想想那响彻古今的石磴琴声,想想那自在枯荣的黄桷古树,我们的心就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