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总第33期 >2017-08-28编印

家长和准大学生看过来 这里有份入学攻略送给你
刊发日期:2017-08-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周冰娥
  再过不久,准大学生就要陆续背起行囊,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了。但离家之前准大学生们该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呢?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在校大学生、老师,特为家长和准大学生们奉上一份《准大学生入学攻略》,以供大家参考。
重要资料别遗漏
  “录取通知书、户口本、身份证、党团关系转出材料……这些证件材料是入学前最需要注意的东西,它们是入学报道的关键。”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辅导员任老师介绍道,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如果想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还需按照录取高校的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另外,决定将户口迁入高校所在地的学生,还需准备户口迁移证。
  “最好把重要材料放在一个文件袋里,方便报到时随时取用。身份证复印件、一寸和两寸的证件照也要提前准备好,虽然学校可以复印、照相,但开学人多得排队,而且新生不熟悉地方。”重庆西南大学的喻同学说,在报道、体检、办理学生证以及之后报社团、进学生会等地方,都会用到照片。特别注意的是,离家之前,最好是多检查几遍文件袋,以免重要资料遗漏,影响入学报到。
  “外地的同学,建议提前一天左右到校。”重庆工商大学的陈同学说,一般情况下,第一天报道的人相对较少一些,这样既避免了排队,还可以熟悉校园环境,“有爸妈陪同去学校的,最好提前预定旅店,开学季学校周围的旅店通常都十分紧俏。”
  陈同学最后提醒大家,有的学校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新生应提前仔细阅读随准考证邮寄的相关资料,必备材料千万不要遗漏。此外,报道时一定要随身带笔和小记事本,虽然报到处会提供,但人多等待时间较长。
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带?NO!
  “喝水的杯子、牙膏、牙刷、毛巾、肥皂……”网上那些入学必备清单,列了一大堆,真的需要全部都带吗?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很多生活类用品根本不必从家里带。”重庆理工大学的邓同学说,生活用品入学时去趟超市就能买到,省事、省力,但建议提前列好购物清单,以免反复跑超市。
  重庆三峡学院的谢同学分享了一个省钱的小诀窍,她说,每年毕业季,宿舍管理员会回收毕业生的一些物品,如台灯、衣架、电吹风、晾衣杆、垃圾桶、插线板、床上书桌、洗衣盆、泡脚桶……这些东西非常便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一看,不喜欢用旧物品的小伙伴也可前往超市购买。
  当然,衣物、鞋袜等日常用品最好家里带过去,离家较远不方便回家的同学,最好准备几件厚一点的外套。许多学校会统一提供床上用品,大多数是绿色被套、白色床单的军用物品,喜欢漂亮的同学可以多准备两套床单被套换洗。
  “现金和银行卡肯定是要带的。”谢同学说,报到现场一般需要缴纳体检费等一些比较零散的费用,带上一些现金比较方便。至于银行卡,高校会随录取通知书寄送一张卡用作划扣学费、住宿费,新生可将此卡多存一点钱在里面,以后校园一卡通充值、缴纳费用都可从里扣。“尽快办一张当地的交通卡,方便出行。”
  “爸妈不送,我一个人去外地上学,会不会走错路啊?”不少小伙伴有这样的担心。任老师表示,不用担心,在新生报到期间,大多数高校都会在火车站和汽车站设立迎新接待站,派专人、专车迎接新生(新生指南上会写明接站时间)。最后任老师提醒大家,迎新人员一般会在车站出口处举牌子等候新生,同学们一定要确认迎新人员的身份,看清学校名称、校区,不要跟错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