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32期 >2017-08-25编印

决不让一名大学生
因贫困而失学
——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创新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务
刊发日期:2017-08-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张蒋艳(右三)在志愿者帮助下顺利办结助学贷款业务。

张蒋艳(右三)在志愿者帮助下顺利办结助学贷款业务。


  

本报记者陈靖实习记者杨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我区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在综合施策,全力增加贫困家庭和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因学致贫和无钱上学成为很多贫困家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帮助贫困家庭孩子不因缺钱而失学,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让他们能自信地走好这人生的重要一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尤超琼介绍,为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舒心服务,该中心下足功夫,按照功能进行分区,配备专业志愿者,创新办理方式,让广大贫困学子能更加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增加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动力。
政策保障让更多“张蒋艳”上得起学
  “很多人都说我,你家那么穷,干嘛还要让孩子一直读书?但我自己吃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家里再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谈到刚刚考取福州大学研究生的女儿张蒋艳,蒋廷珍既骄傲又心疼。“她爸爸去世了,我又生着病,她考上研究生我高兴呀,可想起一两万的学费我就发愁。现在有了助学贷款,孩子学费有着落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助学贷款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张蒋艳”上得起学,确保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他们能够继续留在校园、安心深造。
  据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资助范围。除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已被高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的潼南籍贫困家庭大学生外,还面向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的全日制研究生,以及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预科生开放助学贷款申请。
  此外,低保和建卡贫困户学生学费和住宿费之和超出8000元部分,可继续申请补充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8000元;考取本科的低保家庭学生还可额外申请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其他贫困学生也可申请路费资助、“金秋圆梦”等资助金。
  据统计,截止日前,全区已累计办理助学贷款1866笔。其中,首贷450笔,续贷1405笔,补充贷款11笔,累计贷款金额1436.5万元。
创新服务贷款办理不再“打拥堂”
  为避免贫困学子因担心学费而影响高考发挥,早在今年3、4月份,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提前开展宣传工作,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资料发放到校,确保学生人手一份。通过政策宣传,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备考。
  时间要提前,准备工作也要尽早。高中毕业生在参加高考前,学校根据中心的统一安排,精准识别有此需求的潜在人群,对贫困户、建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子女填写预申请资料,完善一些必备手续。真正到办理此项业务的时候,只需要跑一趟就可完全办理。
  每到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后,办理学生资助业务往往就会“打拥堂”。今年该中心提前准备,增设6个“电子合同”签订点,并采取打“时间差”的方式,在高峰来临前错峰办理续贷业务,避免办理点“人多为患”。
  记者在办理点采访时发现,一批统一着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分外“抢眼”。据悉,为满足服务需求,更加平稳、高效、有序开展工作,该中心采用了志愿服务的形式。临近暑期,该中心便从对口联系的市内高校遴选一批潼南籍的志愿者参加服务。数量不够时,便在潼南本地通过面试的方式招募志愿者,以曾经申请过助学贷款、熟悉办理流程的学生优先。
督促学生按时履约
  贷款办理完毕后,督促学生按时履约也是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生毕业之际,中心便与高校开展联动,敦促学生登录系统修改个人信息。“去年约有20名学生在毕业后更换联系方式,与资助中心失去联络。为避免影响学生信用,工作人员通过询问学校、下到镇街联系亲属等方式,最终全部联系上失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员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3年,学生可随时提前还款。如学生在还款前死亡或失去劳动能力,国家将免去该生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
  因为工作细致、服务到位、学生还款率达100%,潼南区教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屡获殊荣,曾连续三年被市教委、国家开发银行评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