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经济总第31期 >2017-08-24编印

崇龛镇
持续开展环境治理“江清岸洁”群众受益
本报记者陈靖 实习记者杨潇
刊发日期:2017-08-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琼江崇龛段清漂现场。

琼江崇龛段清漂现场。


  


  门前整洁宽敞,玻璃明亮无垢,桌凳干净整齐,地面无一纸屑。这家“不一般”的早餐店门口立柱上,挂着一块显眼的牌子——“最清洁文明户”。
  “做餐饮,干净卫生那肯定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位于崇龛镇吉庆街6号的早餐店店主曾文雅称,“能被评为‘最清洁文明户’,对这条街起模范带头作用,我非常高兴,以后会珍惜荣誉,继续保持!”
  崇龛镇主管城镇管理的副镇长代宏国介绍,开展“最清洁文明户”评选工作,就是希望获选的居民或商家能够带动周围街坊邻居,更加重视环境卫生,从思想上转变、从一家一户做起,让崇龛镇的环境越来越好。

建队伍明机制场镇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作为我区重要旅游景点,每年有数十万来自市内外的游客来到崇龛镇,观菜花、赏美景,体验美丽乡村独特魅力。为建成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的重要乡村旅游模范景点,崇龛镇党委、政府将环境整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悉,为做好场镇环境综合整治,该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配备了16名固定保洁人员,安排专人进行监督,通过看效果、问居民,对保洁人员责任区域实行考核考勤,并完善奖惩措施。同时,还有4名市政执法人员、6名消防轮流排班,负责日常巡逻检查和重点区域整治工作。
  每个月20日,镇里还会组织镇、社区干部进入分配的网格区域,进行全面清扫,清除“顽症痼疾”,确保全域无死角。
  “我们会在每季度结束时开展一次‘最美环卫工’评选,每次评出3—5人,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既形成竞争机制,也鼓励他们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最清洁文明户’则在全镇商户和居民中评选,并制定专门的奖牌发放。”崇龛社区党委书记王禹说。
  此外,每季度定期开展市容市貌管理知识学习,了解环境整治工作的最新要求。“会上,我们会将上个季度区市政园林局对各镇街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公布,把明察暗访的图片公布出来。”代宏国介绍,他注意到,每播放一幅图片,大家都会交头接耳议论,负责该区域的工人和干部通常会“如坐针毡”,表情尴尬。

抓清漂重督查干群同心力促“江清岸洁”
  今年,崇龛河道清洁治理启动早,在2月初便开始组织进行琼江流域河道清漂作业。阶段性目标就是,务必在菜花节举办前,为全体游客和居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清漂队伍中,2艘专业清漂船主要负责水生植物、垃圾分布密集的区域的清漂工作。漂浮物较为分散、数量相对较少的区域则召集临近打渔船,提供工具人工打捞。此外,崇龛还对汇入琼江的三条支流进行清漂、分段拦截河流,以免上游的“漏网之鱼”流入下游,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为了保持河流治理效果,我们在保证清漂队伍不间断作业的同时,也与位于我镇上游的四川安岳县、四川遂宁安居区召开联系会,划定各自责任区域,明确主体责任。其中,与安岳共有河道区域6km,与安居共有河道区域2km。”负责河流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的镇环保办副主任付春生介绍,划定范围后各司其职按时清运,对遏制水生植物无序生长阻塞河道效果明显。
  除清漂以外,河流治理工作还包括沿岸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该镇每一个村社都安排有保洁人员统一收运垃圾,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转运”。因地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在生态红线范围内,禁止居民居住、生产,范围外的沿岸居民也需通过修建化粪池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检查监督工作则由水务、消防、环保工作人员组成,对实施效果进行日常巡查和动态监管。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镇辖区内河段水生植物与水面垃圾数量减少了90%,饮用水源水质也有所改善,基本做到了‘江清岸洁’。这一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几十名作业人员,每天进行环境整治作业的共同努力。”代宏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