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报》是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由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区委、区政府机关刊物,是潼南区唯一的平面文字媒体。《潼南报》是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是各级各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师益友,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直接窗口。
主办: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出版: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网址:http://tnb.cqtn.com
请拨新闻热线:(023)61268827 邮箱:xwzx88888@sina.com
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
本报讯(记者徐旭)“这个大家伙好厉害,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稻谷。如果是人工收割的话,起码要两三天。”8月18日,记者在龙形镇金堂村看到,一台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引来众多村民观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收割机发出一阵阵轰鸣声,一位师傅站立在高高车头上,双手操纵方向盘收割稻谷,不大一会儿,机器发出“呲呲”的信号,稻谷已经满了,机手则是娴熟地将谷粒从侧边的漏斗自动流进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转眼间,收割机已转了几个来回,偌大一片稻谷很快就收割完了。“用收割机收割一亩稻谷一般只要10多分钟,机器正常运作的话,一天可以收割40多亩稻谷。”驾驶收割机的辜师傅告诉记者。
“有了这个现代化的收割机帮忙,老百姓轻松多了,而且每亩机打稻谷比人工打稻谷,成本降低了至少100多元。”龙形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镇2万余亩稻谷丰收在望,镇上也联系了专业收割队来帮助老百姓收稻谷,让他们既轻松又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