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总第14期 >2017-08-02编印

完善配套农业设施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刊发日期:2017-08-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谭春兰

 刚刚召开的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大会,就如何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我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发展定位和推进举措。连日来,我区各级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大会精神,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就如何建好配套农业设施,夯实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大家纷纷表示农业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要下大力气完善,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跟着产业走”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统筹整合项目资源,进一步完善配套农业设施,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保障。▲青山绿水绕新村。区发改委

坚持规划引领 明确支持重点

  区发改委主任李果元表示,下一步,区发改委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按照区“十三五”规划并结合新形势农业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好《潼南区关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支持指导涉农部门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升级各专项规划,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次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为主攻方向。二是明确支持重点。支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整合国土、农业等部门资金,大力推进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项目,打造一批标准化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人行便道、产业便道等建设,完善田间路网布局;支持加快重大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大石桥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争取将我区重大水利工程纳入渝西水资源配置规划;支持建好农业科技园区,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完成核心区道路改造及设施配套建设,优化园区发展条件,重点抓好园区道路改造升级、科技创新中心等。三是加大对上争取。积极争取国家、市级在涉农领域的试点示范项目支持,确保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

区财政局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区财政局局长张义强表示,财政部门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财力实际,千方百计为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就下一步工作,张义强表示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配合主管部门,准确把握中央、市级农业扶持政策和产业投入方向,围绕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策划包装项目,精准开展对接。二是结合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统筹用于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优化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加强农业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作用。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使农产品种植保险和收益保险的面不断扩大。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差别化考核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贷款利息备偿周转金以及特色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对农业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支持力度。四是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对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投入与使用管理、项目效益以及违规违纪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实现“问责”与“问效”的有机结合,提升资金绩效。

区交委 畅通对外大通道 建设特色产业致富乡间路

  区交委主任张红军表示,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必须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实现科学规划、率先发展,努力构建“内畅外联互通、智慧绿色高效”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他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畅通潼南现代农业对外大通道,加快推进“三高三铁一江一机场”对外交通大通道布局,以独特立体交通优势,确保将高新农业企业引得进来,保障农旅产品走得出去;织密农业发展内部交通网,尽快建成“五纵七横多联线”区内干线公路网,加快镇际间互联互通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消除农旅产品内销障碍;建设特色产业致富乡间路,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到哪里,产业道路就修建到哪里;打造农业产品展示新平台,利用我区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科学规划开放式服务区,借助这一特殊平台,集中全区名优产品、旅游产品、土特产品,充分展现我区商品资源优势,提升特色产品形象和竞争力;构建内外物流运输新格局,依托我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通用航空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现代物流运输新格局,充分满足物流运输从“运得走”向“运得快、成本低”转变。

国土房管局
建立区镇村三级土地规划体系
  继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区国土房管局局长向毅表示,将认真落实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按照会议安排部署扎实抓好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来助推潼南现代农业发展。
  就下一步如何完善配套农业设施,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向毅表示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区、镇、村三级土地规划体系。加快区和镇街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大力推进太安镇全域12个村村规试点工作,坚持“多规合一”思路,明确划定村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合理安排农村各类用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大对规模化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盘活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房屋。鼓励农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及其他条件发展餐饮、住宿、停车、购物、娱乐等乡村旅游,允许使用现有宅基地进行农房原址改建、联户集中改造,满足自住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四是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保障力度。对确有需要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项目且用地需求为国有建设用地的,探索实行规划点状布局和用地点状征地。五是继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区水务局 加强水源建设 提高保供能力

  区水务局局长陈世权说,为切实提高水利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水务局将紧紧围绕全区“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的工作定位,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保障、水支撑。
  就下一步工作,他表示,将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的原则,协助相关单位和企业结合需水情况和水利现状,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编制、申报、实施一批水利项目;要加强水源建设。建成潼南航电枢纽、大石桥水库、铜车坝水库、老鸦山水库、吉星寺水库,启动建设双江航电枢纽,新增蓄水能力4.8亿方,新增恢复灌面12万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成13处水生态涵养及修复项目;要提高保供能力。实施《“十三五”节水灌溉规划》,增加节灌面积15万亩以上,重点支持规模化现代产业用水。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维修整治山坪塘、石河堰等“五小水利”工程,恢复问题工程供水能力,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等;力争启动建设涪琼两江连通工程。同时,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确权颁证,按照“辖区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区级运行维护基金,加强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水利工程永续发挥效益。

区农委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项目策划包装

  区农委主任唐邦富说,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大会的召开,明确了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和总体目标。区农委将紧紧围绕《潼南区关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任务,扎实把各项工作落地实处,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唐邦富表示,下一步,区农委将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把沿琼江流域的太安、柏梓、崇龛3镇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实施区域,严格按照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和长效化“六化”标准,集中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等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开展土地深松,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好项目策划包装,积极对上争取。抓好国家现代产业园(柠檬产业园)创建和加大农综开发力度,打造田园综合体。立足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做好规划设计,编制好申报材料,积极对上争取国家或市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市民在农业科技园的观光大棚里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