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石
千手观音
特色农产品
天台山导览示意图
天台山位于卧佛镇天台村境内,海拔505米,为我区南部第一高山。幅员面积约5平方公里,山势延绵起伏,登上山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天台山上有天台寨、东南西北四门、老鹰石、蛤蟆石、碾子石、马踏石、古城墙、松林坡、望夫台、新街等大小景点20余处。
基本概况
天台山位于卧佛镇西南面,距潼南城区35公里、距卧佛场镇5公里。山高坡陡,地质为红砂夹泥土,东、南与新都村连界,西与新胜镇连界,北与塘坝镇连界。
据旧县志记载“天台寺山在县南70里,九峰连延,高拔群山之表,一名金龙山;山北俗称望夫咀,山南俗名老鹰咀,山有寨曰云峰,系复兴、塘坝、三汇、三场绅士合力筑成”。天台山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温差较大;降水较为充沛,山脉树木众多,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5%,居全区之首,是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看云海的好去处。
天台山上有天台寨、东南西北四门、老鹰石、蛤蟆石、碾子石、马踏石、古城墙、松林坡、望夫台、新街等大小景点20处,尤以天台寨、东南西北四门、四石、两树、两池、一街一炮台最为有名。
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人数从十几万减至几万人,许多重要将领相继牺牲。清政府的“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之策,已逐渐推广并发挥作用。通过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了起义军同人民间的联系,使之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
清朝嘉庆年间,天台山当地大户陈金彪组织复兴、塘坝、三汇张姓等大户及部分群众等在天台山修筑山寨。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天台寨。在天台山上用二八石料修建寨墙,墙高一丈五,宽三尺,每相距十米设有炮台,按方位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寨内建有堰塘、街道、寺庙,百姓平常农作生产,交易自由,若遇战事便关闭寨门。
天台山以特色水果、天台山贡米、中药材、绿色蜂蜜为主。水果有梨、黄心柚、枇杷、李子、桃、柑桔、青枣等,年产量20000吨;天台山贡米产于天台山脉,土肥水美,无污染,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其土壤富含矿物质“硒”,具有抗癌作用,为历代进贡朝廷的大米。如今,“天台山大米”已注册商标并被纳入国家粮食总局,大米供不应求,栽秧之际,稻谷便被客户订购一空。因此,获得重庆市第四届迎春展销会“消费者喜爱产品”奖,被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
景点介绍
1、天台寨
清朝嘉庆年间,天台山当地大户陈金彪组织复兴、塘坝、三汇张姓等大户及部分群众等在天台山修筑山寨,用二八石料修建寨墙,每相距十米设有炮台,按方位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寨内建有堰塘、街道、寺庙……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天台寨。
东门
天台寨东门又称“大生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4米,宽2.6米,深4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百姓入川的必经之路。
“大生门”寓意:生门属土,居东北方艮宫,正当立春之生,万物复苏,阳气回转,土生万物,所以古人命名为生门,大吉大利之门。相传寨内男丁从此处出去打仗,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南门
天台寨南门又称“极耀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6米,宽2.6米,深4.85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百姓前往大足、复兴往来的必经之路。
“极耀门”寓意:宸极闪耀,心存高远,质达天下。
西门
天台寨西门又称“安定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2.5米,宽1.8米,深3.8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寨内粮草生产和储备的主要运输通道。
“安定门”寓意:天台山寨安泰康定。
北门
天台寨北门又称“武德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6米,宽2.4米,深4.2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寨内兵器弹药的主要运输通道。
“武德门”寓意:良好品德,习武健身。
2、天台寺
天台寺位于天台山寨内,坐西朝东,修建于大清雍正十年,由于历史原因被损毁,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捐资修缮而成,寺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系民居式殿宇,店内供于释迦牟尼、药师、文殊等佛像,工艺精美,造型生动,是佛教信徒朝拜圣地。
3、四石
碾子石
碾子石位于老鹰石和蛤蟆石之间,碾子外直径5.05米,磨心直径3.7米,系西南地区现今发现最大的碾子石,也是天台山寨内古代百姓碾制五谷杂粮的重要工具。
据传说碾子石,乃是太上老君丹童金角童子的化身。那时鲁班走后,留下了神鹰与蛤蟆(金蟾)长期共处,神鹰常常欺负老实本分的蛤蟆,久而久之,蛤蟆忍无可忍,致使双方大动干戈,弄得四处不得安宁。太上老君心系天下,急派身边的金角童子来到天台山,于神鹰与蛤蟆之间进行调和,使他们俩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完成使命的金角童子则化身为碾子石置身神鹰与蛤蟆之间,每每神鹰与蛤蟆发生冲突之际,行至碾子石处,两神兽睹物思故,便不了了之,从此之后两神兽相安无事,分据东西山头,共同守护一方。
老鹰石
老鹰石位于天台寨小东门,系一块整石屹立在悬崖峭壁上,远远望去形似展翅的雄鹰,守护着天台寨。老鹰蛋共四枚,位于天台寨天池旁,蛋形椭圆,最大的直径为3.2米。
蛤蟆石
相传工匠鲁班在路过天台寨时,发现当地百姓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疾苦,为了解除其百姓之苦,他将自己的信物神鹰和蛤蟆留于此,用于镇妖辟邪,老鹰石则是神鹰的化身。后来老鹰生下4枚老鹰蛋,现保存完好。
马踏石
来源鲁班带领赵巧等弟子到天台山修建寺庙途径此地停留观看佛湾、庙宇建地,走后便留下马蹄印,故名马踏石。
4、天池
天池位于天台山脉峰顶,水域面积5亩,水深4.2米,水质清澈,是山寨内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此池颇为神奇,即使在2006年大天干时此池也未曾干涸。
据传,一仙女偷偷下凡,只身来到天台山境内,发现此处风景优美,甚似仙界,便下云踏察看,途经天池,她一路风尘,不由自主地下到天池里尽情沐浴,不愿离去。为了不至于天池之水枯竭,她把随身携带的宝物“凝水珠”放入池中,从此以后,凡天池水位下降到显露出珠宝的位置时,那么天上就会下雨,所以天池永远不会干枯。
5、新街
新街位于天台山寨中央,据考证有30余间店铺,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是明末清初天台山寨内百姓重要的商品交换之地。
据当地群众介绍:清朝嘉庆年间,陈金彪组织复兴、塘坝、三汇张姓等大户和绅士及部分群众等在天台山修筑山寨,白莲教发动四面攻打,百姓无法出寨进行物质交易,于是在天台山寨中央修建了商铺用于商品交易。
6、城墙、炮台
天台寨城墙系陈金彪联合复兴、三汇、塘坝三场绅士在建寨时修砌而成,设有东南西北、小东门5个城门,城墙呈长方形,主体为条石,墙高5米,底宽4米,顶宽1米,东墙长1326米,西墙长818米,南墙长1509米,北墙长526米,总周长4129米。完全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异常坚硬。城墙每隔10米有一排水口,用于排水,对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隔10米有一炮台口,安放火炮,是抵御白莲教攻打的重要防御手段。迄今,保存完好的城墙仅剩300余米。
7、夫妻树
据传,在那天池旁住有一个英俊书生,经常到天池边诵读写生。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注定要发生一段不同寻常爱情故事。一日,那美丽的仙女沐浴完时,英俊书生也正好到此,他们便这样偶遇了,书生见仙女惊为天人,便上前询问,仙女未待其上前,便回眸一笑,驾云而去。从此以后,书生便每日到天池边等候,希望再见仙女。但每每仙女路过此地,俯视书生也未曾下云踏与其相见。终于,仙女耐不住天池的诱惑和对凡人的好奇,便再次来到天池沐浴并和书生进行攀谈。久而久之,两人互生情愫,相互爱慕,并情定终身,约定无论疾病与贫穷永相厮守,誓不分离,结下了百年之好,并在美丽的天台山定居生活。仙女也因此受到天庭的神罚,贬为凡人,与书生一起过上凡人的生活。
那年殿试之日临近,为了丈夫的前途妻子就鼓励他去考取功名,约定一年归期,她会在当初相会的之地等候。可是一年之期已过,妻子未见心爱的人归来。两年、三年过去了丈夫仍未归来。妻子一直等候在天池边,一年又一年,青丝成白发,在痛苦的等待中在天池边慢慢逝去。多年之后,丈夫功成名就返回故里,可未见其妻,闻其已逝,悲痛欲绝,随后来到夫妻约定地方天池边,一双期盼的眼睛注视着平静美丽的天池,在无尽的悔恨中逝去,多年以后,天池边长出了一棵连体相拥的大榕树,后来人们将那棵大榕树称为“夫妻树”。
8、百年核桃树
据传,当年陈金彪(寨主)年少时便喜欢玩弹弓,建寨后,更是到处收集碎石,用来玩耍。久而久之山上碎石几乎被他用光,一日白莲教前来攻打,东墙防线出现缺口,眼看一队妖兵就要通过云梯登上城墙,但他相据较远,无法救援,火炮弓箭也已用光,他想起随身携带的弹弓,准备开弓射兵,却发现身上已无碎石,此时,他突然发现身边树下有一椭圆之物,甚似碎石,于是一把抓起开弓便射,正好命中头兵头部,头兵受伤后,径直跌落,把云梯上的妖兵全部砸了下去,缓解了东墙之危。于是便有了民间所说的“金彪弹弓射妖兵,妖兵径直落云梯”的说法。事后,陈金彪来到这棵树下察看发现是棵核桃树,便想,核桃既是果腹之物,其状和量也是与碎石一般,何不多多种植,一作干粮,二作碎石之用,于是便组织寨民大量种植核桃树,于是便有了“天台碎石铺满地,岂知粒粒皆核桃”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寨里便只保留下了这棵“百年核桃树”,据说,这棵树乃是陈金彪亲手种植。
特色农产品
天台山大米
“天台山”牌优质大米,远销云南、四川等地,于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获得重庆市第四届迎春展销会“消费者喜爱产品”奖,被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天台山”牌优质大米产于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的天台山脉,产地山高水长,土肥水美,无污染,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其大米煮熟后可口,有少许香味,似糯而不糯,似粘而不粘,为历代进贡朝廷的大米。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了“龙穗”种植合作社,成为了潼南优质稻生产基地。
相传太上老君云游至此,看到此处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难,大发善心,将随身法宝炼丹炉内的香灰抛洒在此处,于是此地泥土似如香灰,田里水色似如米汤,生产的大米滋润香甜,素有“米汤水、香灰泥、胜过玉帝三餐席”的说法。
特色经果采摘
天台山上林地2600亩,耕地2169亩,其中田850亩,土1319亩,主要产业为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水果有梨、黄心柚、枇杷、李子、桃、柑桔、青枣等,年产量20000吨,一年四季有花看,有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