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总第22期 >2017-08-11编印

两轮车成“路霸” 老司机都害怕
“两轮车”使用人数多
刊发日期:2017-08-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李扬
  两轮摩托车和两轮电动车因其灵活、机动、低成本等特点,俨然成为许多人短途代步的首选。
  然而,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由于部分“两轮车”驾乘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随意乱穿乱行、无牌无证、不遵守交通信号灯行驶、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成为城市交通“路霸”,安全隐患多。
“两轮车”安全隐患多
  8月9日8时许,进入出行高峰时间,莲花大桥、接龙桥等城区部分交通节点出现拥堵,车辆通行缓慢。
  在接龙桥附近的正兴街路段,该路段属单向行驶车道,车辆缓行有序跟随通行。突然,一阵喇叭声响起,原来,几辆无牌“两轮车”从接龙桥方向逆向行驶过来。
  “这条路是单向行驶车道,这些摩托车逆向行驶太危险了。”接龙桥附近一服装店店主告诉记者,这条路经常能看到逆行的摩托车,几乎都是无牌的电动车。没有牌照,他们就不怕违章。
  8月10日18时许,在凉风垭农业银行外的红路灯处,建设东路方向左转灯为红灯。可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从道路左侧超车到最前面,东张西望一番后,无视红灯直接左转驶去。
  一外卖小哥告诉记者,他们每送一单都有提成,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平时他们骑车跑得比较快,但一般都是看了没有车辆行驶才闯红灯的。
  作为常见的交通工具,两轮摩托车、两轮电动车因其灵活、机动、使用成本低,在我区有着较大的现实需求。
  据我区一摩托车销售店店长介绍,“两轮车”消费群体主要有炫耀型、实用型、娱乐型、爱好型,年龄从约20岁至50岁不等。
  我区曾以“有牌证、限两人、戴头盔、靠右行”为主题,开展摩托车集中整治行动,摩托车守法率、登记注册率和投保率有明显提升。
  但因为两轮车使用群体庞大,使用人群的守法意识普遍偏低,特别是两轮电动车更是未登记上牌,行驶的“自由度”更大,穿插、逆行等不但对车辆正常行驶形成干扰,有时还在人行道上行驶,对行人构成安全威胁。
  “我区要实现‘内畅外联’,就必须越过这道坎儿。”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两轮摩托车还是两轮电动车,都是城市交通的实际参与者,必须加强它们的“身份感”,进一步规范其交通秩序,而不是游离于法律管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