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理论总第21期 >2017-08-10编印

用“智叟”的启示干好“移山”的大事
刊发日期:2017-08-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欧红平
  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移的不是山,而是一种不移的永恒信念,河曲智叟笑里不是讥讽,而是给予愚公的坚决制止,激励其要么移民,要么打通大山腹部,建设“太行王屋隧道”,开通最现代、最环保的磁悬浮列车,在大山之巅,建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如果我们驾车在一条并不宽阔的公路上,遇见前方蜗牛般缓慢同向行驶的汽车,此时,我们要么选择尾随其后,要么另辟蹊径绕道超越。如此种种,道理简单,但很适用。

不走平常路,找准“起跑线”
  “潼南,就是很穷的一个地方”。潼南一度被外界这样歧视,甚至很多潼南人还曾遭遇不被重庆人知晓潼南的尴尬。近年来,潼南人持续发扬“三种精神”,苦干实干,先后获得“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区”等金字招牌,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加速发展。当下,如何让潼南在渝西兄弟区中崭露头角,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做强强势产业、做优优势产业链,从而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已成为我们高度重视和必须研究的课题。我们建立了立足天然气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消费品工业、新材料、表面处理环保、装备制造“六大群山”产业招商发展体系。然而,面对各区县日益激烈的招商竞争形势,谈区位,讲条件,我们不具特别优势,如何在“六大群山”体系之外,亮剑别人无可比拟的金字招牌,找准错位发展的“起跑线”,才是我们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保持较高增速,以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有效路径。也只有这样借势发力,积极招引全市产业“空挡”产业,才能在“群山”抱团发展中异军突起。

摈弃同质化,告别“短粗重”
  2016年,潼南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而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20亿元,由此不难看出工业贡献率并不高,其实,我们的投入成本不低,更不比周边区县少,如此的负效益投入,却对经济体量小、底子薄的地区财力再添负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回望潼南工业园的电子联合会历史,自主手机品牌“金佛果”、“艾迪讯”和“立创”等手机企业虽然创造了年5000万台手机的产能奇迹,但面对近有南岸、渝北、九龙坡、巴南、长寿、綦江和大足,远有广东、北京、天津、浙江和河南等若干手机生产大企业,潼南又显得信心不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手机生产线间断或长期停产。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加速更新和换代,企业只有不断克服自身“短粗重”的能力缺陷,致力于手机硬、软件研发创新,才能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曾风靡一时的潼南化工企业虽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周边同质化企业的增加,加之化工环保成本和污染压力并存,我们必须果断借助化工企业环保技改扩能搬迁契机,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现状,大胆淘汰以化工企业为代表的“短粗重”落后产能。

打好特色牌,挺起“脊梁骨”
  潼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无公害,最好的出路是生态无公害。以招引大学校为例,我们凭着与大多区县相同的谈判条件,在各个项目博弈过程中屡次失败。此时,我们何尝不另辟蹊径,借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对上申请新建市属级以上专业院校,如重庆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或许会事半功倍;以招引工业企业为例,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优势,精细化工、烤漆工艺生产等企业纷至沓来,我们理应摒弃“短粗重”,好中选好,借势发展精细化工、表面处理环保等高新产业集群,骄傲地举起潼南工业发展大旗;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例,我们山不高、温度高,没有世界级自然遗产,但我们涪江穿城,琼江环绕,城与桥、山与水交相辉映,城在水边,水在城中,完全有条件招引实力集团企业投资建设水上酒店等地标性建筑,打通城市部分水系,融入水文化格调,合理布局水陆空娱乐设施等,来潼商贾名流和各地游客必将络绎不绝、流连忘返;以招引“涪陵榨菜”“双汇火腿”“红蜻蜓油”“王老吉饮品”等类似大型知名企业为例,我们完全可以凭借陈抟养身、油菜花海、绿色菜都和柠檬种植等原生态优势,引进健康类生物(医药)产品企业,做大做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迅速发展壮大“顶天立地”的“高精尖”企业。
  潼南只有转变观念,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错位发展道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格局,才能真正挺起名副其实的工业“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