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6期 >2017-07-25编印

欢迎纳凉是胸怀 文明避暑才是风景
刊发日期:2017-07-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炎炎烈日下,一些开放冷气的公共场所便成了市民们避暑的去处,在商场、书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不少市民“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虽说是“蹭凉”,但相比以往杭州地铁的强硬拒绝,潼城的商家们却表示欢迎,为此笔者甚感欣慰。
  很多商家从之前对“蹭凉族”排斥到如今欢迎。原因是商场的空调,不仅能给市民提供凉爽,也同时带动消费,双方都能实现共赢。可见“蹭凉”的出现并不是坏事,而是节约资源、利用资源的体现。被“蹭”一方不需要额外支出就增加了人气,去“蹭”的市民则节省了电费,享受到清凉。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蹭凉”的人群中,大多是老人孩子,有的是外地打工者,有的是家中未安装空调,或者是负担不了空调整日开启的费用,会去公共场所“蹭凉”,基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认为,商家们能敞开胸怀为市民的“蹭凉”做好服务管理,这不仅体现的是城市的包容程度,更是对百姓的一种人文关怀。这才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愿所有能够乘凉的公共场所都能面向公众开放,让人能心安理得地乘凉。
  同时,纳凉的市民们也应该自觉自律,规范个人行为,莫在纳凉时把文明抛脑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潼南的形象代言人,打造良好的环境,人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潼南更加清洁美丽、文明有序,希望每个市民都能成为自觉文明纳凉的一道风景线,用你的文明给这个炎热中的城市带来一丝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