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的江北四安置区。
俗话说民以居为安。对于大力支持潼南新城开发建设的万千征地拆迁群众来说,他们心中一直有一个安居梦想,就是告别过去的土瓦房,融入城市住进高楼大厦,共享潼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如今,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新城管委会已累计建成征地拆迁安置房80余万平方米,实施住房安置万余人。自1998年新城建设以来,原统征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圆了安居梦。
投资8亿元 建成安置房80余万平方米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征拆群众安置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而且对安置房建设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区新城管委会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随着今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的金福岛安置房落成,我们已累计建成安置房80余万平方米,满足了拆迁群众的住房需要。”
据统计,自1998年启动新城开发建设以来,我区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先后启动了凉风垭1、2、3安置区安置房,赖家坝安置房,涪江二桥安置房,凉风垭205线安置房,新城65块、68块区安置房,新城第三、第四安置区安置房,金福岛安置房等11个安置房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安置房80余万平方米。
安置房的建设和安置,既有效保障征地拆迁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为我们新城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潼南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住房安置万余人 圆了群众安居梦
雨后的潼南,空气格外清新。记者傍晚在新城第四安置区活动广场看到:大妈们身着时尚的衣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尽情地跳着广场舞,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孩子们天真无邪地骑着单车、溜着旱冰、玩着游戏;居民们有的在小区内闲庭信步,有的坐在长椅上促膝长谈,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一幅祥和的生活画面。安置群众王大妈告诉记者:“为了支持新城开发建设,我们老家的房子已经拆除,政府在建设安置房过程中,每年我们还领到了过渡费用,保证了基本生活。2015年,我们家也如愿地搬进了四安置区,这里面环境还不错,配套设施与商品房小区没有差别,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感到很高兴。”
据悉,11个安置区已实施住房安置万余人。其中最大的新城第四安置区,建筑面积达到16.5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8000余人。今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的金福岛安置房也有9.2万平方米,预计可安置群众720余户,2800余人。
“近几年相继建成的新城第四安置区二期安置房、凉风垭205线安置房、金福岛安置房的品质、环境、配套设施等一点也不逊色于商品房,为的就是给支持新城开发建设征地拆迁群众一个优质的居住场所。与此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原建成安置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对每个小区的绿化、步道等进行了整治,增设了健身场所和器材。对所有安置小区进行了命名,现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也正在逐一落实中。”区新城管委会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