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89期 >2017-12-04编印

院坝会上搞宣讲 群众堆里解难题
——梓潼街道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侧记
刊发日期:2017-12-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五郎村院坝宣讲会现场。

五郎村院坝宣讲会现场。


  

本报记者谭春兰通讯员陈良勇
  “快来哟,宣讲会马上就要开始了。”11月30日傍晚,梓潼街道五郎村村委会院坝里,村主任杨全明招呼村民的大嗓门又喊开了。连日来,该街道在各村轮流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院坝会,和前面几个村一样,前来听宣讲的村民坐满了现场的板凳。
  “十九大提了很多新目标,但会给咱村带来哪些变化,我们还不是很清楚。所以特意来听听村里今后会怎么干。”这是来不急吃晚饭就来参加院坝会的村民唐良果的想法。
  “街道联系区电子商务协会给我们搞起了农村电商平台,把我们的鸡蛋、土鸡卖到了城里,十九大在这块是怎么规划的?”土鸡养殖户李二妹对村里电商发展很关心……
  不同的想法,但却有着共同的期盼。村民们关注党的十九大,更关注十九大精神怎样在村里落地生根,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实惠。
  针对村民们的心理,梓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用老百姓能听懂的方式一条条地“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村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的新举措、新规划一件一件向村民汇报。党的十九大闭幕以来,梓潼街道宣讲队在各社连续举行了4场通俗易懂的宣讲会,这已经是第五场了。
  “李二妹,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其实咱们村也正在做这些事儿!”向村民逐项传达的同时,宣讲队还结合村里的实际进行解释,“比如咱们村现在的优质大米、酒厂的白酒、引进的小龙虾养殖和乡村旅游、生态农家乐等项目,(紧转3版)  (紧接1版)然后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卖出去,这就是我们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宣讲队以村里正在开展的一项项实际工作举例,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让大家一下子明白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参会的村民听得聚精会神,夜幕降临,初冬的寒风在吹,但是村民的心觉得很温暖。
  听了宣讲,村民们作了一番交流,关心村里发展的村民杨圣君心里更亮了。他说,听了这个宣讲解读,自己不仅听懂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还让他对十九大描绘的新蓝图体会更加深刻,精神头也更加振奋了。
  宣讲完党的十九大精神,该是宣讲队提问的时候了。“你现在还有哪些困难?说给我们听听。”宣传队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又摆起“龙门阵”,有村民站起来说,现在家家都修得很巴适,屋头漂亮了但是屋外的垃圾不晓得怎么处理。
  “应多建垃圾池,有的村组100多人只有一个垃圾池,根本不够用。”该村本土人才唐勇提了个建议。在他讲话期间,也有村民起身插话,补充自己的想法,村支书李明用笔认真作好记录。
  “建议多修几个垃圾池”“希望安排专人定期清理垃圾池”“垃圾多了,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处理”……院坝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句地说道。最后,经与村民协商,确定在村里各居民聚集地新建5个垃圾池,采用队上收集、村委转运、街道处理的方式解决。
  院坝会还围绕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如何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村民们畅所欲言,纷纷建言献策。街道宣传队成员和村两委班子都一一的记录在本。
  “一头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一头是村里群众的发展期盼,以前是干部台上讲政策传达会议精神,百姓在下面听,互动少。现在大家围成一圈,集思广益,用院坝会的形式,大白话的宣讲,让群众听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还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效果很好。”梓潼街道党工委书记尤长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