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棚里,草莓已经开始挂果。
唐黎(右)示范通过手机操作给草莓苗浇水。
基地内路网和绿化景观已初步形成。
鲜嫩多汁、让人垂涎欲滴的新鲜草莓,是很多“吃货”一族最爱的冬季水果。
在柏梓镇黎咀村,有一家叫重庆润优农业的草莓种植基地,它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优化草莓生长的每一个过程,连大棚外的园林也精心设计,处处体现出品位和匠心。
“我叫唐黎,就是黎咀村的黎!”这位来自重庆北碚的小伙儿3年前来到这里扎根创业,现在已经把自己融入当地,事业也开始做得风生水起。
“我种的草莓科技含量高,施肥少用药少,已经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估计元旦节左右就可以上市了!”唐黎说。
棚里集合“多国部队”
在唐黎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其中的一间种植大棚。
只见宽敞明亮的大棚里,一排排两层的置物架上,摆满了已开始开花结果的草莓苗。每一个种植盆里,输送养料的管子插在里面,看起来整齐划一。空中每隔数米安放着黄色的沾虫板,置物架的底部也包上了沾虫板,完全杜绝了蚊虫从空中、地面对草莓形成侵害。
地面上,黑色的园艺地布遮盖住了黄色的泥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整洁。
“其实,我们在这里搞的是无土栽培,对当地土质要求不高。”唐黎介绍,盆中使用的栽培土,是选用澳大利亚椰壳制成,经过了美国有机认证,其养分含量完全可以满足草莓生长所需。我选用的草莓品种,是西班牙原种“红颜”,它有多种口味,品相、口味和营养都更胜一筹,但价格却要比普通的品种高出2倍。
在大棚的角落里,一个黄色的画有蜜蜂图案的纸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有一两只体型较大的蜜蜂,已经奄奄一息,正在缓缓地振动着翅膀。
“这是我购入的荷兰熊蜂,它个头较大,授粉效率高,但一般却只能存活两个多月时间。”唐黎称,一般的本地家蜂,适合在15℃左右的温度环境下活动,且采用的是点式授粉,通常一朵花就要很多只蜜蜂才能合作完成。而这款荷兰熊蜂,它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应温度区间更广,且采用360度旋转式授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很多人都知道,草莓果包括叶面很容易长虫。为了减少农药使用,我们采用了‘以虫治虫’的物理防治方法。”唐黎指着叶面上的一小堆像茶叶梗一样的东西说,“这上面就附着有捕食螨,它专门负责找到并消灭害虫。”
中控室是基地“心脏”
润优农业的基地里,在几个钢架大棚的旁边,有一间管理用房,据称是整个基地的“心脏”。其核心的供水体系控制系统就放置在这里。
“现在很多家庭使用小型化净水器,过滤处理后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我们这个系统是一样的,只不过体型更大、功能更强。”唐黎介绍,这是使用的工业级RO反渗透膜,为纳米级材料,能够将病毒直接过滤。
通过地下管廊的铺设,灌溉用水可以直达每一盆草莓。
“我只要掏出手机点开程序控制面板,室内温度、湿度等情况一目了然,也可以手动开启灌溉模式,其精度以克为单位。”唐黎称,整个基地灌溉采用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即使管理人员离开,仍无需担心。
遇到病虫害较多的年份,采用农药防治仍是必备手段。唐黎到房间角落找出了几个用剩下的瓶子,回应记者的疑问。
在一个写着“EM生态益生菌原液”的瓶子商标上面,赫然印着“中国科协重点推广产品”字样。“这个瓶子里面装的是益生菌,对农作物本身没有任何坏处,能最大程度保证果实的高品质无残留。”唐黎说,我们使用的肥料以有机水溶肥料为主,要么经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要么原料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绝不是大家所臆测的“混乱”和“无序”。
生态观光“四季有果”
唐黎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科班出身的他决定利用平生所学,在农业领域做出一番作为。
从2014年注册成立重庆润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3年时间过去了,其立志打造的以生态和科技为看点的休闲农业基地已初现雏形。
“我走的路线就是‘小而精’,所以草莓只有10多亩地,整个基地也只有100多亩,多了我一个人也实在管理不过来。”唐黎指着大棚外的路道和绿化景观说,这些都是他亲自设计并监督建设的,之所以没使用一劳永逸的水泥地面,就是为了突出农业观光的特色,“离开了土还谈什么农业嘛!”
下一步润优农业要走的是采摘和体验式的观光农业路线,这其中有两大看点。一个是较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吸引中小学生感受科技助推现代农业的巨大力量。另一个就是观光和采摘了:围绕剩下的土地,种植有桃子、李子、柑橘,基本可以覆盖一年四季,让朋友们随时来都有得采,有得吃!
“现在我依据已有基础,着手搞基地布局发展整体规划,这样才能达到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呈现的创业初衷!”唐黎说,虽然桃子、李子和柑橘还要一两年才开始挂果,但半个多月后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草莓就可以上市。“欢迎大家前来采摘品尝,我种的草莓口感绝对巴适!”唐黎自信满满地说。
短评 >>>>>>>>>>>>>>>>>>>>>>>>>>>>>>>>>>>>>>>>>>
围绕需求搞生产农村发展大有可为
来到润优农业的生产种植基地,最大的感受是生态种植理念的践行,是科技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园林式的精心布局。而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也许就是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重点。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从“吃”这方面来说,老百姓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要求更高了,希望更迫切了,也更加舍得投入了。
也许你参与过、看到过或听说过,在农贸市场,农民种植的一些品相普通的蔬菜、水果,田里打捞起来诸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家常鱼类,往往能引起市民的争相购买;去农家杀土猪、吃泡汤,虽然条件比起大酒楼相去甚远,但却得到很多都市人的热衷;家住农村的亲戚来串门,带着泥土味道的农产品,成为城里人的“最爱”……
不是大家爱好不专一,而是时代发展快。不是大家吹毛求疵,而是对生活质量更重视了。
农村广袤的土地,给予了有志于到乡村发展的青年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看清了这个庞大的需求,也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现在到农村搞产业的会越来越多,为什么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组建粮油、蔬菜、柠檬、花椒等七大产业协会,希望通过行业带动促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事实无数次证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未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也必须走产业化、专业化、科技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路子,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赢得新发展。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一颗矢志不渝的恒心,掌握有科技化的手段,熟悉市场化规律,围绕有效供给不足,着力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农村潜力无限、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