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滩子全景。
丁艾 文/图
耄耋之年寻故地
提起双江“四知堂,那还得从1987年说起。
1987年春,受中央委托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回重庆市潼南县参加“三.三一”惨案60周年纪念活动和杨闇公烈士陵园落成揭幕仪式。在此之前,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廖伯康来到潼南检查两项活动的筹备工作时,转达了杨尚昆的一个心愿:希望能在这次回乡时去他的出生地“长滩子”看看。然而什么叫“长滩子”?“长滩子”在哪里?谁也弄不请楚。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在潼南县双江镇西确实有个叫“长滩子”的地方,并且那里也有座杨家大院子,但这里是否就是尚昆同志所说的他的出生地?要等他亲自来确认才能得知。同时,院里己住有20多家农户,房子也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加之又是田间小道,这对80高龄的杨尚昆来说根本无法前往。但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只得作了让他在远处的马房垭口上遥望的安排。
4月2日,杨尚昆终于回到阔别62年的家乡!当他一参加完纪念活动,便迫不及侍的冒着淅沥的春雨,来到马房垭口,用特为他准备的高倍度军用望远镜,把“长滩子”的山山水水看了个遍。呵!是他在寻找生于斯养于斯的出生地?还是在追溯那个兵荒马乱的艰难岁月?抑或是他想到从这里启程,大半个世纪来的风雨途程?谁也揣摩不透他在想什么。但有一点却是无容质疑的,那就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人心中一定涌动着对家乡故里的眷恋之情。
看着想着他又向随行的小弟杨白冰和侄儿杨绍中喃喃自语:“62年了!房子还是那个老样……记得院子的朝门前还有棵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树上常歇着许多白鹤,现在好象没见了啊……”在芜杂的思絮中他足足留连了半个多小时。
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1998年,杨尚昆逝世后,他的出生地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当时对他的出生地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出生在“邮政局”自己的家里。二说出生在大房的“姚家大塘”。三说出生在二房的“长滩子大院”;对此三种说法皆四处有声,却查无实据,一时仍无法确认。直到杨尚昆诞辰100周年之际,为了立项开展纪念活动,寻迹他的出生地又第三次提上议程。并由有关部门组织了杨尚昆的亲属、史志专家及当地政府等联合进行实地考查和取证,杨尚昆出生于俗称“长滩子大院”的“四知知堂”的考证,终于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定和亲属的认同。经确认后,上报中央批准立项,决定整旧如旧、原汁原味修复“长滩子大院 ,”并辟为“杨尚昆生平业迹陈列馆”对外开放。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杨尚昆旧居——四知堂。”
风雨老宅“四知堂”
杨尚昆出生地原名“四知堂”,俗称“长滩子大院”,坐落在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长滩子”乃双江猴溪在此造就的一块小平川,大院便在这块平川的边沿依山而建。院前:一趟平川,水田如镜,恰似一轮皎洁的月牙,故名“月亮坝”;一溪碧水,环绕其间,名“猴溪”;猴溪对岸,三座小丘“品”字而立,俗称“三星堡”。远远眺望这一淌平川的“月亮坝”和这青山碧水环抱的灰瓦老屋,恰似一幅“三星捧月”的水墨丹青,让人美不胜收!然而在那些堪舆大师们的眼里,却又是另一种审美价值:左右群山拱护,前有溪水环绕,“山主贵,水主财”这不正是一处:“一品当朝,玉带缠腰”的风水宝地么!当然这些说法未必可信,但长滩子“四知堂”确是一处融山水、田园、生态为一体的绝佳自然景观。
杨尚昆旧居“四知堂”,乃杨尚昆的曾祖父杨世绥发迹后建造的老宅,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为木结构悬山顶的四合院。占地8246平方米,建筑面积2856平方米。经前院坝登上1米高的平台,便是一排宽27米,进深8.5米的前厅,厅门上挂着一块“四知堂”的金字横匾。“四知堂”这是宅主借其先祖东汉大夫杨震“夜辞黄金”的典故而命名。据史志记载:一次,杨震路过昌邑县,正巧当地县令王密是他提携过的学生,王密不仅赴郊外迎接,晚上又去拜会老师,两人聊得非高兴,不觉已深夜。这时王密突然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道:“恩师难得光临,学生备有一点薄礼,望恩师笑纳。”杨震一见立刻说道:“我过去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的为人和能力,今天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王密赶忙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现己夜深无人知道,就请恩师收下吧。”杨震听了更为正色地说:“你怎能这样说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王密见杨震动怒,臊红了脸,只得拿着黄金离去。这便是“四知堂”里“夜辞黄金”由来的典故。在前厅大门左右还嵌有一副木联:“雄著经,慎著史,赫赫文章传世骥;汉时相,宋时将,堂堂姓氏炳人间”。这是对其杨氏历代先祖的颂扬。
跨进大厅,正中竖立着一块大木碑,上面镌刻着当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穿过前厅,便是一个石板铺面的大天井,天井正中安放着尚昆同志的半身铜像。天井左右为大花厅和小花厅,今布展为“杨尚昆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了杨尚昆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珍贵图片400余幅余幅,,文物文献150多件和多部影视资料多件和多部影视资料片等,生动地展现了尚昆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通过大天井,再登上1.5米的平台,便是正堂屋及其东轩西轩。这里所有的屋梁、脊檩、门簪、门神等均为金饰;檐下及柱间的垂帘、驼峰、雀替、斜掌乃至门斗等,均为深雕透刻;其用材之考究,刻工的精湛,是全院最精华的部分,这一切无不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敏智慧,大院曾被专家学者誉们为“清代民居古建筑的一枝奇葩”。这里现己分别布展为“中堂屋”“杨尚昆诞生室”“文书角”“农耕角”“杨尚昆遗物展览室”及“中南海的三盏灯”等6间“复原实物展览室”。“中堂屋展室”居其中,这是宅主供奉祖先及祭拜天地之处。在“天地君亲师位”的神龛上,高悬着一块“清白传家”的横额,两侧是一副木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堂屋两壁还挂有《杨氏家规十六条》。这里是宅主对其子孙进行家训家教的地方。
“中堂屋”左侧一间被称为“西厢房”,这除存放有桌椅、立柜、书案等家什外,一张硕大的雕花彩绘木床和一架竹摇篮,特别引人瞩目。100年前杨尚昆便降生在这张大床上,襁褓在这架摇篮里。此时人们或许会质疑,杨尚昆的家不是在镇上的“邮政局”吗?怎么又在这里出生的呢?对此,当地曾流传着一段《杨淮清喜得昆山玉》的故事。
话说光绪末期,在这兵荒马乱、战乱四起的岁月里。川东运煤工人余栋臣在大足、荣昌举行的反帝武装起义余火未熄,金堂廖观音领导的四川义和团起义又起,紧接着四川同盟会员熊克武、谢奉琦又先后在成都、广安、沪州举起义旗,起义和反起义的争战此起彼伏,狼烟四起。这些战乱和兵燹使双江杨氏家族也惶惶不可终日。加之杨淮请的子女众多,家里正在增修房屋,更使杨淮清着急的是,眼看妻子就要十月临盆了,却偏偏遇上这些事,让妻子到那里去避乱生孩子呢?几经商议,最后决定到“长滩子”去。
……
出生得名在此处
“长滩子”本是二房的大院,离镇二里许,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环境幽静,厅堂宽敞。乡人说:长滩子“关起朝门摆得下一百桌席,敞开朝门挡得住一百条枪”长滩子不仅有宽裕的住房,而且有围墙炮楼等防护设施,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因此便来到长滩子二伯家寄住。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公元19071907年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在长滩子西厢房里,一个小生命出世了!杨淮清喜得贵子,上上下下一片欢庆!但这却但这却忙坏了杨淮清忙坏了杨淮清。。按照杨氏家族的传统礼俗,孩子落地,是男孩就得由父母或请长辈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同时还要举行隆重的命名礼仪,才正式记入族这一切请谁来主持呢?杨淮清想起长滩子的堂兄杨宣承,他是个秀才,又是四川法政学堂毕业的咨议局议员,很有学识和声望,于是便请杨宣承为孩子主持取名事宜。杨宣承慨然应允,隨即问道:
“令侄的大名,想必老弟已有所得了吧?”
杨淮清说:“小弟到是想了一个,不知妥否?还请宣承兄指正”。杨淮清望了望杨宣承,接着说道:小弟素来主张为人要诚笃,做事要诚悫,正如《后汉》中所曰:‘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故而我想让蠢侄日后时时记住《礼记》所云‘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的教诲。想以‘诚’字为名,蠢侄行五,就叫诚五吧,不知妥否?”
杨宣承听后连声点头叫好。
杨淮清接着说:“诚五只是号名,而书名至今尚未考虑成熟,就请宣承兄为你侄儿取个书名吧。”
杨宣承一番谦让之后,低头捋须思忖片刻,说道:“按我族‘文子通光昌俊秀、世传宣尚肇先宗,守清体道声名重,立志维勤继述隆’二十八字的派行,贤侄当为‘尚’字辈。淮清老弟福大命好,而立之年已是金玉满堂,我想可否用‘昆’字为名?”说着他抬头望了一眼杨淮清,接着便摇头晃脑的解释起来:“‘昆’者玉名也,正寓老弟之满堂金玉,如今又喜添昆玉。正如《晋书》所曰‘犹桂林之一支,昆山之片玉’,侄儿定是群玉中之佼佼者!将来定是一个《辩命论》中所说的‘志烈秋霜,心贞昆玉’这样品德高洁的人。尚昆出世,真该为老弟大喜大贺啊!”杨宣承一席话,把杨淮清说得哈哈大笑,连声叫好,频频揖手:“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杨尚昆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在另一间“复原实物展室”里,还有一处颇叫人费解的“农耕角”。这里陈列的全是一些农耕器械,犁、耙、锄、铧、碾、磨、风车、水车等等一应俱全。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农耕角”的简介牌上,写有这样一段简介:“宅主杨世绥是个精明人,他家虽已家财万贯,田产数千,但他却仍然坚持‘耕读传家’的治家理念,一面煞费苦心地培肓子弟攻读诗书,一面仍坚持农业耕种,雇用一批长工饲牛养猪,常年从事农事活动,且躬身料理,以此教育子孙坚持以耕读为本。”读完这段简介,其主人的用意自然也就让人了然于心,赞叹不己了!
“杨尚昆旧居”现已命名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廉政建设教肓基地(正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如今的“杨尚昆旧居四知堂”也和毛主席的韶山冲、小平同志的邓家院子及刘少奇主席的花牌楼等旧居一样,己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热线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