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泽建养殖伊普吕肉兔。
本报记者 李扬 通讯员 陈道忠
“我5年前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养殖伊普吕肉兔,如今年出栏肉兔5000多只,年收入近30万元,纯收入十几万元。真没想到,像我这样成天坐在轮椅上生存的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也能在自家院子里挣大钱。”近日,家住太安镇蛇形村的肢体残疾人米泽建说。
肢残人米泽建通过发展肉兔养殖走上致富路,只是我区残疾人扶贫帮困的一个典型。记者了解到,米泽建由于小时候生病,导致双腿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也成了问题。但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区残联等单位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养起了兔子,开办起了自己的养殖场,为自己和乡亲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门路。
区残联引路
“我是2008年开始养兔子的,刚开始时资金也没有,多亏区残联给我送来了600多只兔子,我的养兔生涯就是从那时正式开始的。”米泽建告诉记者,通过逐步的探索、发展,目前我的兔子养得顺风顺水,兔子喂养到七八斤的时候,就销售出去,每年可以收入近30万元。
“我现在每天都与兔子打交道,把他们照顾得好好的。”尽管腿脚不便,米泽建仍然坚持亲历亲为。米泽建打造了特别的“兔圈”,兔圏高1.5米左右,平时他坐着轮椅就可以给兔子喂食、喂水。据他介绍,他每天5:30就起床照顾兔子,喂食、打扫,每天3次,每次差不多要花上3个小时。
米泽建的母亲郑孃孃说:“平日里都是他自己亲自照顾、喂养,我们父母偶尔就帮忙打扫下清洁。”
自己肯“走”路
创业路上有喜悦也有泪水。2012年,米泽建面临创业路上最大的一次危机。他饲养的兔子几乎全部感染了球虫病,“当时四五百只兔子几乎全军覆没,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天就死了80只,亏损很大。”
养的兔子几乎死光了,米泽建心灰意冷,几次想放弃。
这个时候,闲下来的米泽建有意识的参加区扶贫办、区残联举办的各种培训。在这期间,他了解到了一条重要信息,重庆引进最优良的肉食兔——伊普吕兔,这种肉兔繁殖率高,存活率高。
听到这则消息,米泽建拿出剩下的积蓄购置回一批兔种,平日里他就通过网上自学营养学和疾病防治学,自己摸索出一套养殖肉兔的好方法。他说:“兔子一定要喝干净水,不能喂发霉的饲料,要保持兔圈清洁卫生、通风透气。”目前,他喂养兔子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
如今,米泽建在政府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下,已经脱贫致富,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兔能手。
为他人开路
“只要哪个有需求,哪个想要养兔子,我都愿意去帮忙。”作为政府帮扶起来的对象,米泽建也在回馈社会,帮扶周边的残疾人。
鱼溅村的残疾人龚伟就是他帮扶的对象之一。龚伟由于双手臂丧失,一直没找到工作,务闲在家。在米泽建的带动和帮扶下,他也养起了兔子。近年来,米泽建还帮助周边15户残疾人家庭搞起了肉兔养殖,被帮助的残疾人家庭每户年出栏肉兔1000只以上,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谈及对未来的打算,米泽建信心满怀地说:“一是再扩大养殖规模,笼位增加到2500个,年出栏肉兔10000只;二是准备流转土地50亩发展水产养殖及种植业,发展立体庭院经济,带动周边至少30户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