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策划总第85期 >2017-11-27编印

退伍日
退伍不褪色 延续好思想好作风
本报记者周冰娥
刊发日期:2017-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森林灭火演练。

森林灭火演练。


  

  退伍军人指退出现役的军人,又专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义务兵退出现役。我国于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建立了定期的征兵、退伍制度。每年的11月2525日为我国退伍日日为我国退伍日。。

我区每年有300人左右退伍

  今年我区征兵工作从6月进入全面宣传,至9月15日完成新兵交接,全区共有300名新军奔赴军营。
  2017年夏秋季征兵命令下达以来,我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征兵氛围,征兵工作顺利推进,新兵质量大幅提高,共有1600多名适龄青年踊跃报名,1300多人上站体检,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300名优秀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启程奔赴祖国各地。
  “今年征兵坚持体检、政审、定兵‘三个环节’,互联网、镇(街)公示栏网上网下同时公示,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区人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之外,今年征兵过程中坚持大学生、两次以上报名参军、家庭困难、有特殊技能人员“4个优先”,确保公平公正。
  据悉,我区每年有300人左右应征入伍,300人左右退伍。

“二次入伍”成潮流

  “二次入伍”正成为军营中又一潮流。近一段时间,不少媒体集中报道了“二次入伍”的新兵。
  “当兵入伍”有两种解释:一按照官方说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二按照民间说法,当兵后悔二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据悉,二次入伍并不是今年才出现,以前也有;但是属于极少数的特例。近两年来,二次入伍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国防报》报道,在2017年广东省湛江年征兵工作中,再次报名应征选择的退役士兵共有20名,而我区今年也有一例。
  二次入伍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记者通过采访区人武部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二次入伍需要以下条件:
  1、基本条件:二次入伍和首次入伍征集条件基本相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可放宽到2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可放宽到23岁,对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只要本人自愿参军的,可放宽到24岁。身体、政治考核达标。
  2、程序:二次入伍和首次入伍的程序基本相同,报名、体检、政考、批准入伍。
  3、优待条件:二次入伍和首次入伍的优待条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次入伍的军龄和第二次入伍的军龄可合并计算,并视为社保缴费年限。

不忘初心 永葆军人本色

  我区每年有300人左右退伍,那退伍后的他们如今在干什么呢?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进他们,了解了其中的故事。
  蒋春林,18岁参军入伍,在部队16年后转业成为玉溪镇新田村村干部,并努力成长为基层工作一线上的“标兵”。“他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岗位,用辛劳和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一名退伍军人的品质和担当。”玉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5年来,蒋春林恪尽职守,永葆军人本色,积极从学习和实践中汲取能量,很快掌握了群众工作技能,解决了该村精准脱贫道路上遇到的很多难题。他忘我工作,以带领群众致富为己任,执着追求,奋发进取,以无数个“第一”和“先进”的业绩,书写了人生中最灿烂的一笔。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待了2年,2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我优良的品质、顽强坚毅的精神,虽然我已退伍17年,但军旅生活仿佛还在昨天。”2000年,肖晗从部队退伍回到潼南工作,工作中他秉承着军人雷厉风行的干事风格和永不服输的工作态度,多次成为公司上下学习的楷模。2012年,他主动申请加入区人武部民兵,2013年,积极投身潼南“630”特大暴雨洪灾救援,2014年,积极号召战友加入民兵队伍。
  朱捷,17岁参军入伍,曾参与了汶川地震等救援行动,先后荣获“优秀党员”“二等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转业后在玉溪镇人民政府民政办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他勤学苦练,积极奉献,不仅用半年时间掌握了各项民生政策和业务知识,还主动承担该镇敬老院工作,热心为“五保”老人服务。在生活中,他坚持发扬军人的优良品格,充分发挥消防兵技能特长,主动为当地干部群众开展消防技能培训,成为当地群众身边的热心人。
  徐畅,男,现年32岁,中共党员,18岁参军入伍,曾参与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救灾、巴朗山“4·12”特大交通事故救援、“252”国家领导人警卫、“249”十一世班禅警卫等任务,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阿坝支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执勤能手、优秀班长、优秀士兵”等称号,2008年退伍现役。2011年经安置到米心镇人民政府群众工作站工作至今,担任米心镇群工站副站长,在从事群众及信访工作的6个年头里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做到身怀民心,紧紧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兢兢业业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米心镇的信访稳定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编制“口袋书”增强优抚政策透明度

  为深入扎实做好优抚安置政策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优抚安置政策的知晓度,增强办事流程的透明度,区民政局组织相关人员,全面系统研读优抚安置政策,并结合全区优抚工作实际,以一问一答、深入浅出、简洁明了的方式,编印了《优抚安置常用政策问答》手册(俗称‘口袋书’)3万本。
  据悉,该“口袋书”共62页,分为综合类、现役军人、烈士、应公牺牲及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退役军人、企业三类人员、带病回乡、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其他等九个部分95条。
  “‘口袋书’已经通过我区各镇街民政办发放到市民手中,同时,我们对来科室办事的优抚对象给与积极宣传。”区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科长张艳斌介绍说,“口袋书”内容全面准确、针对性强,翻开“口袋书”,申报条件、享受的优抚政策等一目了然。
  正在该科办事的市民王女士说,自从有了“口袋书”,办事再也不像“无头苍蝇”,办事之前,她总是先翻开“口袋书”,把相关政策了解清楚后再来,省事省力。
新闻多一点>>>>>>>>>>>>>
“口袋书”到底解读了哪些优抚政策?
  小编选摘了部分内容
  1、什么是优抚工作?
  优抚工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特殊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于军队和国防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军人等优抚对象的伤残抚恤、死亡抚恤和社会优抚。
  2、什么是优待工作?
  是指国家、社会和群众对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嘱,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带病回乡复退军人、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红军、“两参”退役人员等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与优厚待遇的制度。
  3、什么是残疾军人?
  是指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限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医疗终结后符合评残疾条件,经法定程序审批,取得民政部颁发的《残疾军人证》的人员。
  4、什么是烈士遗属?
  是指经《烈士褒扬条例》规定的审批机关按照规定条件批准为革命烈士,取得民政部制发的《烈士证明书》的烈士亲属。包括: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5、什么是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是指经军队政治机关确认因公牺牲,由当地民政部门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的牺牲军人亲属。包括因公牺牲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6、什么是病故军人遗属?
  是指经军队政治机关确认病故,由当地民政部门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的病故军人亲属。包括: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7、什么是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
  是指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有退伍手续或有确切证明的,没有投敌叛变行为,回到地方继续保持革命传统的人员。
  8、什么是红军失散人员?
  是指1937年7月6日以前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因伤、因病、因战斗失利或组织动员分散隐蔽离队失散,并在离队后表现较好的人员。
  9、什么是在乡复员军人?
  是指1954年10月3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组织批准复员回乡的人员。其中: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的抗日老战士。
  10、什么是带病回乡退伍人员?
  是指1954年10月3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服役期间患病,尚未到达评定残疾等级条件,退伍时档案记载有部队军以上单位指定医院作出的医疗结论或者原始病历,退伍登记表“身体状况”栏有相应病情记载的退伍军人。
  11、什么是“两参”退役人员?
  是指经军委、总部认定的1954年11月1日以后参加历次作战的人员和参加核试验的军队退役人员。
  12、什么是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人员?
  是指1954年11月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满60周岁及以上、未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含退役时落户农村目前仍为农村户籍及退役时落户农村现已转为非农户籍)。
  13、什么是年满60周岁烈士子女?
  是指居住在农村或在城镇无工作单位、年满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和建国前遭错杀后被平反人员之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