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77期 >2017-11-15编印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书记 曾菁华
刊发日期:2017-11-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潼南区将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必须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快路、水、电、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竭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人民医院、中医院创“三甲”,如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坚持公益性质、政府主导、特色发展,不断深化医联体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城乡供水排水体制机制改革,让农村群众喝上和城市同源、同网、同质的放心水。
  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必须推动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个特色小镇”“五大名山”“五个田园综合体”“七个特色产业”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双江旅游小镇、柏梓柠檬小镇、太安美食小镇、崇龛睡养小镇、田家产业小镇,促进“产、城、人、文”有机融合;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打造龙马山、马鞍山、罗盘山、天台山、五桂山等五大名山,发展壮大生态休闲旅游;依托产业基础和自然风光,打造崇龛、太安—柏梓、龙形、塘坝、古溪田园综合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柠檬、生猪、渔业、特色经果、中药材七大产业,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千名乡村振兴人才计划”,引导新型农民返乡、本土人才回乡、技术人员下乡,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必须创新社会治理。我们将以“三个巩固”“三个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成果,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政策落地见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增强市民幸福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增强文明素养,提升美誉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宜居度;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促进军政军民融合,提升和谐度。
  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潼南经济总量偏小、人均财力薄弱,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四个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发展休闲食品、高档纸业、时尚箱包等大众消费品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突出多功能、大循环、绿色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重庆、成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后花园”。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按照“一尊重、五统筹”要求,补齐短板、美化环境,打造休闲旅游的花园城市、现代宜居的滨江城市、绿色养生的田园城市。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确立“旅游+”发展导向,重点在农旅、城旅、文旅融合上下功夫,打造养眼养心、养颜养生、养气养福的“六养圣地”。 (原载2017年11月14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