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瓜蒌基地里打工。
本报记者 周冰娥
近日,记者在米心镇高坎村瓜蒌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装满瓜蒌的蛇皮袋沿着公路堆放着,基地负责人李金鹏正将背篓里的瓜蒌往蛇皮袋里倒,基地里不时就有工人背着满背篓的瓜蒌出来。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我种的瓜可不一般,它是被誉为‘全身是宝’的瓜蒌。”提起瓜蒌,李金鹏一脸兴奋地说,今年种植的400亩瓜蒌已全部成熟,目前正紧锣密鼓
地采摘。
2016年,在安徽学习了瓜蒌种植技术的李金鹏经过多地考察,最终在高坎村承包土地种植瓜蒌晚8号和晚9号两个品种。“瓜蒌比较好种,病虫害很少,对土地也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旱地都可种植;气温上,瓜蒌喜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李金鹏说,高坎村气候适宜,一年四季光照充足,雨水较多,适合瓜蒌生长。此外,该地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灌溉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有利于长期发展。
记者发现,基地外围的瓜蒌已全部采摘完,弯着身、沿着基地的小路往里走,不一会儿就听见里面传来的爽朗笑声。“这瓜蒌结得不错,明年我也跟着种点。”“听说还不愁销,直接有车来拉。”“是可以种点,在基地干了近一年的活,技术也学到了,种植瓜蒌应该没有问题……”走近一看,十几名村民背着背篓、拿着镰刀,正有说有笑地忙碌着。
“种植瓜蒌很有‘钱景’,一是瓜蒌全身都是宝贝,瓜壳可以入药,瓜籽可以食用,它的根还可以制成天花粉,利用价值极高;二是瓜蒌种植之后可连续采摘3—5年,除了第一年投资较大外,后期除了人工费,基本上没有其他大的开销。”李金鹏介绍说,瓜蒌第一年挂果一般亩产在3500斤左右,但由于今年潼南天干,加上基地排水系统出现故障,亩产只有2500斤左右,产量偏低。
“不愁销!种植瓜蒌只赚不赔。”李金鹏乐呵呵地说,虽然今年产量偏低,加工厂还没提上日程,只能以1.2元/斤的价格卖鲜果,但每亩地仍有3000元的毛收入。前期每亩的投入在3500元左右,除去今年的收入,明年就可以回本纯赚钱了。
李金鹏补充道,他和安徽一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万一遇到烂市,企业还将以保底价格收购,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目前,加工厂的相关手续也办下来了,瓜蒌收完后就开始动工建设。
“明年瓜蒌加工后,价格将翻好几番,亩收益将大幅提升。”李金鹏说,瓜蒌的市场“钱”景可观,下一步还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