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各地旅游不出意料地火了一把。我区大佛寺、双江古镇、格桑花景区等也不例外,每天游人如织。笔者注意到,今年我区游客的举止习惯有了明显改善,变得更为守秩序、有礼貌,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对此,笔者不禁感慨:旅游文明行为的养成,是需要时间、需要积善小而渐成的。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黄金周长假,使人们的出游热情空前高涨,荷包逐渐鼓起来了的国人,越来越多地到各地去旅游。而一些人在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时,文明素质没有与时俱进地得到提升,乱刻乱画、高声喧哗等行为给人以“有钱缺素质”的印象。但可喜的是,今年,我们看到国人的旅游文明确实有明显进步,就连很多境外媒体都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报道。
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真正告别旅游“任性”,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根到底要靠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个人而言,如果我们每次都能打点好文明的“行囊”再出发,不掉以轻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改掉边走边丢、乱吐乱扔、东刻西爬等不良习惯,不文明旅游现象就将慢慢消失。
除了个人“小处不可随便”外,笔者认为,社会各方面也要创造条件,促成游客文明素养的点滴进步。应当把相关旅游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自觉和管理者的治理结合起来,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素质。
去年在国庆长假期间,武汉黄鹤楼设立电子涂鸦墙,供游人尽情涂写“到此一游”或其他留言。游客写下自己的名字并点击“提交”按键后,便可从屏幕上看到自己和其他游客的题字作品。这种人性化的措施,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培养旅游文明意识,不能光是采取严管等“堵”的手段,还要采取“疏”的策略,这样效果会更好而且长久。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旅游文明就是在这些小事、细节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中渐成的。相信经过不断的积累,善小终会结出善果,人们的旅游文明素养会有一个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