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达柠檬工作人员正在产品包装车间作业。
基地摘果。
柠檬打包待售。
销售展会吸引外国客商。
核心提示
据《本草纲目》记载,柠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等功效。现代医学实践证明,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因为它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等,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潼南处于北纬30o地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浅丘地貌、紫色土壤为主,涪琼两江横贯全境,是全球最适合柠檬种植的三大地区之一。
得益于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多年的种植经验,潼南当之无愧地成为重庆柠檬百亿级产业链发展核心区。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23万吨、年产值30亿元,拥有柠檬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23家,开发柠檬系列产品300多种,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香港等28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刷新的数字正是潼南柠檬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当前,潼南正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启动实施柠檬工程技术中心、国际柠檬交易中心等十大工程。计划到2025年,潼南柠檬种植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柠檬之都。
绿色种植
全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
“哦,好壮观!”10月25日,记者来到柏梓镇柠檬种植基地看到,成片的柠檬树进入采摘期,一个个纸袋子里就是一个个黄澄澄的柠檬,看得人垂涎欲滴。
“潼南柠檬俏哟,合着袋子一起卖。”同行的区农委特色经济发展站农艺师杨玉华,说起在市场上颇有名气的“潼南柠檬”来,话语中掩饰不住自豪。“潼南种植出来的都是绿色产品,一点不愁销路。”杨玉华说。
说起为什么要给挂果的柠檬套上纸袋,“这样可以防晒和蚊虫叮咬,保证柠檬的品质。”柏梓镇龙口村岗宏农业老板李洪刚这样说。
李洪刚是“柠檬之乡”四川安岳人,原来从事建筑业。从建筑老板到“柠檬大王”,李洪刚的成功转型,正是潼南柠檬产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潼南种柠檬,我看中的就是这里柠檬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2010年,李洪刚将搞建筑赚到的钱拿出来,在龙口村流转了1000亩土地开始种植柠檬。那时,他的家人对此并不看好,认为安岳的柠檬种植有传统优势,为何要到潼南去发展?
但李洪刚却有自己的判断:潼南已经将柠檬产业作为全区特色农业产业进行打造,有产业政策扶持、有完善的监管措施、有技术支持、有精深加工体系,潼南的基础设施、市场销售体系都很完善,“在潼南种柠檬有前途。”
事实也如此,政府不仅对李洪刚的柠檬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还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免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指导他对病虫害使用物理方式杀灭,免费给他发放黄色诱虫板、杀虫灯等等。
这给了李洪刚继续发展柠檬种植的信心。前不久,他又在羊堡村、金盆村流转了2000亩土地种植柠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李洪刚也从一个农业种植的“门外汉”逐渐成为懂行的“柠檬大王”。
为了确保柠檬的绿色生态品质,近年来,潼南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行生物有机肥,实施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建立栽种、管理、采摘等全过程的可追溯体系,让柠檬鲜果品质独领风骚。与此同时,潼南还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柠檬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李洪刚说,他尝到了绿色生态种植的甜头。他的柠檬基地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比一般肥料价格每吨要贵上2000元,加上潼南的土壤、水源好,又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虽然柠檬成本要比外地的产品高出20%,但是柠檬品质好,因此售价要高出30%左右。“你看我的柠檬黄澄澄的,外表一个疤痕都没得,含酸量也高,一上市就销售完了。”
去年,李洪刚的柠檬卖到了4元一斤,扣除成本,一年收入1000多万元。他还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除了土地流转金外,周边农户的务工劳务费收入就有200多万元。
李洪刚告诉记者,目前,他已建起2000平方米的库房,还将修建一个冻库,以实现柠檬的错峰上市。同时,在政府的指导下,他已开始按照有机标准种植柠檬,打造有机品牌,搞观光采摘,让柠檬卖出更好的价钱。
目前,全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占全市的84%;产量23万吨,占全市的89%;柠檬产业经营主体达到268个,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达到23家;柠檬年产值达到30亿元,帮助5万余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当前,潼南正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启动实施柠檬工程技术中心、国际柠檬交易中心等十大工程建设。计划到2025年,潼南柠檬种植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柠檬之都。
潼南柠檬搭上“渝新欧”快车
出口28个国家和地区
在重庆潼南,小小一个柠檬被深加工成300多种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尼、港澳等28个国家和地区,一年产值逾30亿元。
近日,记者来到潼南高新区,走进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达柠檬)展销区,展台上摆放着各式产品,包括饮料、果脯、精油、面膜、保健品等,涉及4大类、300多个品种,这些销售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都是柠檬。
2017年2月22日,广州经销商李明远不远千里奔赴重庆潼南区,与汇达柠檬洽谈生意。不到两小时,双方就签订了化妆品代理合同。
汇达柠檬的这笔生意,是李明远主动找上门的。合同签订后,李明远立即从汇达柠檬购买了首批20多万元的精油、面膜及香薰液等化妆品。回到广州后,他将把这批货品直供当地美容院。
同一天,来自山东寿光的经销商王传兴,也主动找上门与汇达柠檬签订了产品代理合同。首次拿货,他就要了价值600多万元的果汁、果糖和蜜茶等饮料、食品类产品。
去年以来,像这种经销商从全国各地赶来“投怀送抱”的好事,在汇达柠檬已成了常态。手握各种各样的自主研发产品,汇达柠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很快打开了国际国内市场。
2016年12月,在香港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汇达柠檬与香港CHipSHup公司现场签订500吨柠檬汁购买协议,意想不到的是,CHipSHup公司负责人博加特·詹森回去又通过互联网查看汇达柠檬有关资料,得知潼南种植有30万亩优质柠檬,产量达70万吨,柠檬汁供给有保障时,当即决定,有多少柠檬汁就购买多少。为了稳妥起见,汇达柠檬专门到CHipSHup公司驻地进行考察核实。在衡量了自己的产能,汇达柠檬最终答应先期供应CHipSHup公司2万吨柠檬汁,每吨按市场价1.7万元成交,这一笔大单销售额达3.4亿元。
潼南柠檬被国家质检总局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名录,潼南柠檬鲜果及开发出来的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3大类系列产品,搭乘“渝新欧”班列,走出国门,开启了国际贸易,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今年国际柠檬节期间,来自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的客商将与潼南签定合作项目22个,签约总金额36.7亿元,其中外贸订单7.5亿元。
精深加工
一个柠檬变出300余种产品
在汇达柠檬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一个柠檬经过十几个工人之手,经历浸泡、清洗、烘干、拍照、扫描等流程,再按果径、重量、品相的不同,被精细化分成28个等级,接着进入精深加工区域,到最后做成了300多个产品,流向一个个普通消费者手里。
果皮用来提取精油、制成面膜和香薰液;果肉榨汁成饮料;果肉细渣制成蜜酱;柠檬籽提炼苦素,而后制成花果茶……提起柠檬,汇达柠檬副总经理徐小玲就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80%的柠檬做鲜果销售,20%用来加工。
在汇达柠檬加工车间、仓库,记者注意到,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监管标识挂在醒目位置,提醒着每一个柠檬,随时面临水源、土壤、空气等多达百项检测抽查;关键性生产工艺、原材料、主要质量特性等信息,均按国际标准公示、公开……
2007年,汇达柠檬落户潼南,最初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发动村民种植柠檬。经过前期投入,2011年,柠檬开始收获,比大部分柠檬早上市一个星期。
本以为可以抢占先机,卖出好价格,没想到,销售渠道出了问题。徐小玲说,最初,收购商以3元/斤价格少量收购。但一个星期后,柠檬大量上市,收购商却开始趁机压价,这导致柠檬最便宜时只卖出0.3元/斤。
“我们意识到,单一卖鲜果,等待被动收购,不但企业亏损,农户也不容易赚钱。”徐小玲说,经过市场调研,企业决定另谋出路——以柠檬精深加工为基础,布局集柠檬种植、研发、精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说干就干。2012年,汇达柠檬开始组建研发团队,研发柠檬精深加工产品;2013年,汇达柠檬投资3.5亿元,打造柠檬精深加工基地,并于2015年投产。
依托精深加工,柠檬从果皮到果核都得到充分利用,没有一点浪费。通过针刺柠檬皮可提炼精油,且不影响柠檬品质。削皮后,果肉可榨汁,果渣可做果酱。就连剩下的果核也能提取柠檬苦素,具有防癌功效,可制成保健品。截至目前,汇达柠檬已开发出柠檬饮料、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4大类、300余种柠檬产品。
精深加工带来的是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徐小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洗净装袋的柠檬一斤售价5元左右,1吨10000元。1吨柠檬制作成柠檬冻干片,约100公斤,可以卖到60000元,提升价值6倍左右。如果加工成面膜、酵素等,价值将提升几十倍,综合产品价值将提升20倍。如今,汇达柠檬年加工柠檬15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